2009年10月22日 星期四

2009-10-22新進魚隻

Corydoras ortegai 新熊貓鼠 x 12*
Corydoras spectabilis 黑腰豹鼠 x 4
Corydoras gracilis 迷你鼠 x 10
Corydoras napoensis (?) 藍紋鼠 x 9#
Corydoras axelrodi (?) 黃金英哥鼠 x 4*
Corydoras sp. reynoldsi longnose (=CW012) 長吻雷諾鼠 x 4*
Corydoras sp. cf. super-schwartzi 似超級舒瓦茲鼠 x 2
Corydoras ornatus "Rio Jamamxim" 頑皮豹鼠 (無尾斑) x 2*
Corydoras C133 "Rio Jamamxim" 女王二線鼠 (無尾斑) x 3*
Centromochlus perugiae 小豹鯨 x 5
Centromochlus reticulatus 網紋豹鯨 x 5
Micropoecilia parae Red Striped 紅二線花鱂 x 25*

今天的重點有二: Corydoras elegans group的鑑定問題與紅二線鱂是什麼碗糕?

所謂的Corydoras elegans種群最早由Nijssen & Isbrücker於1980年所發表的論文"A review of the genus Corydoras Lacépède, 1803 (Pisces, Siluriformes, Callichthyidae)"所歸納的一個種群, 意指"長得像elegans"的一群魚. 當時還沒有什麼C-number, CW-number, 所以當時被他們包含在elegans種群中的魚只有elegans(艾利根鼠, 紳士鼠), gracilis(迷你鼠), guapore(瓜波鼠), hastatus(月光鼠), latus(藍月鼠, 這是當時的學名標記), nanus(金點鼠), napoensis(藍紋鼠), nijsseni(公主鼠), pygmaeus(精靈鼠)與undulatus(阿里鼠). 不過除了這些種類之外, 1980代以後被發現確認的elegans種群成員還有以下這些物種, 例如由elegans的同物異名中復活使用的pestai, 新發現的paucerna, mamore, C041, C089, C126, C132, CW008, CW018, CW022, CW029, 與CW033. 其中身上有金光閃閃斑點的鼠魚大致上有napoensis, nanus, undulatus, 與CW018. 然而若以這些學名在網路上搜尋卻會得到許多令人困惑的結果. 姑且不論網路上有多亂, 我們先看一下模式標本怎麼說. napoensis的模式標本採自厄瓜多的Rio Napo支流
以及秘魯的Rio Nanay. 奇怪的是, 根據模式標本, 我們似乎看不出這條魚會是一隻身上布滿細碎金點的魚, 而且模式標本看起來與planetcatfishI Love Corydoras所顯示的個體都有一些出入. 那麼nanus呢? 我們再瞧瞧planetcatfishI Love Corydoras的照片, 會不會令人更加地困惑呢? 最近出現在台中與台北的"藍紋鼠"(不是金點鼠)真的是napoensis嗎? nanus是產在蘇利南的魚, 我想除非有人進口巴西東北部的魚, 否則以台灣進口商的習慣與"本事", 要搞到蘇利南或圭亞那的魚並沒有那麼容易. 雖然說我也曾經在哥倫比亞魚商的報價單中看到nanus這個名字, 但是是否為真品則有待驗證. 這類的鼠魚身上的金屬光澤除了與健康與性成熟狀態有關外, 還與性別有關, 一般來說雌魚的身體比較肥胖, 金屬光澤較不發達, 背鰭顏色較淺或不具有明顯的黑斑. 今天見到實魚以後, 我比較確定這次輸入的個體多半是成熟個體(體高較高), 而且雌雄都有. 根據原始文獻的形態描述來看, 最近進口的應該還是藍紋鼠, 而不是金點鼠阿里鼠. 不過I Love Corydoras的圖片有許多誤植之處, planetcatfish的CW018圖片顯然也混有兩種魚, 所以我並不想討論這個"CW018". 至於AquaZoo曾經介紹過的"金點鼠"則應該是阿里鼠之誤. 網路上正確的圖片不太多, 但值得一提的是オオツカ熱帯魚所顯示的nanus應該是真正的nanus, 然後全身有亮晶晶斑點的魚種大部份被判定為napoensis, 但我十分懷疑他們都是同一種魚. 若未來要釐清這些魚之間的關係, 除了進行分子系統學的檢測之外, 弄清楚成長過程中體高與斑紋亂度的變化(也就是所謂的ontogenetic changes)是十分重要的.

紅二線花鱂對於胎生玩家來說並不是什麼陌生的魚, 不過進入台灣的市面應屬晚近之事. 這條魚在過去曾經被視為孔雀魚Poecilia reticulatus的近緣種, 不過近期的研究都指出牠比較接近匹克特紅花鱂(Micropoecilia picta), 應置於Micropoecilia屬中. parae已經被選育出許許多多的色彩型, 近日自東南亞輸入台灣的則是紅色型. 在台灣是否能夠買到有眼斑的型我就不知道了. 雖然parae這條魚比起孔雀魚來說在科學上的研究還不算很多, 但是由於parae具有天然存在的五個穩定色型, 因此在性擇視蛋白方面的研究上已漸漸受到注意. Bourne et al.的研究針對此魚對不同色型雄魚的性擇進行研究, 他們的結果顯示體色由類胡蘿蔔素所造成的紅色與橘色型雄魚較受雌魚的青睞, Hurtado-Gonzales & Uy (2009)的研究更進一步指出五種不同色型的雄魚使用完全不同的求偶策略使得五個色型在自然界皆可在演化的洪流中被保留下來. 平淡無奇的無斑型immaculata(近似雌魚的體色)雄魚多使用癡漢技倆(sneaker), 尾隨雌魚而且是趁其它雄魚無暇鞏固地盤的空檔趁虛而入, 而且令人髮指的是這樣的雄魚居然具有較大的睪丸與較大的精蟲; 然而在視覺上繽紛燦爛的其它型雄魚(紅, 橘, 黃, 藍型)也沒有好到那裏去, 除了進行求偶的視覺展示之外也一樣會使出癡漢技倆尾隨婦女並趁虛而入. 只是有顏色的色型多半藉著展示視覺訊息得到求偶的機會, 而並非使用癡漢技倆. 對於野生的parae體色表現有興趣者可以參考Bourne的研究網頁.

至於什麼"長吻頑皮豹鼠"請見之前的說明. 頑皮豹鼠本來就是半長吻鼠魚, 加個"長吻"兩字並不會讓它變威.

魚隻來源: 台族水族, 華洋水族*, 水世界#
圖片連結: All Catfish Inventory, 東京熱帶魚店, 中野愛魚園, Adam Revitt, 気ままにアクア (photo credit: taisho), オオツカ熱帯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