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9日 星期二

台灣鼬獾的狂犬病毒起源已被證實:起源甚早,且與中國鼬獾的病毒無關

這是使用Maximum-likelihood並根據全基因體所重建的全球27個狂犬病病毒株演化關係
A與B分別代表根據核蛋白與醣蛋白序列重建的病毒株親緣關係
還記得2013年在媒體上吵得沸沸揚揚的狂犬病事件嗎?當新聞熱度一過之後,大概就真以為"疫情從此不見"。其實不是的,根據中央疫情流行指揮中心在2014年4月28日所公布的結果(pdf),到了2014年其實還是有82個陽性案例。當然在地理分布上看起來這個爆發並沒有跨越到苗栗(含)以北,在所有南部縣市中,大高雄市境內也還沒有出現任何陽性案例。我們先不談為什麼這個爆發沒有在苗栗以北與台灣東北部造成鼬獾的死亡,也不去揣測過去有人提出的什麼"因為鼬獾恐水所以跨不過大安溪"的說法。我們重新看看先前吵了半天"病毒從何而來"的說法是否被證實了。

在2013年的那些新聞稿中,防檢局與動檢所在資訊不足的情況下曾經直接對著媒體說:台灣鼬獾身上的病毒與中國鼬獾身上的病毒相似度高達多少多少。我在當時就已經對這樣的說法打臉了。因為病毒株之間的分化(divergence)或相似性(similarity)不能直接拿來當成病毒起源的依據。更不要說那些憑空腦補出病毒存在於台灣多少年的說法了。

龐飛老師、王弘毅老師與數個相關單位的研究者在2014年的5月於《新興傳染病》這個期刊上發表了台灣鼬獾狂犬病毒株的序列分析。(Chiou HY, Hsieh CH, Jeng CR, Chan FT, Wang HY, Pang VF (2014)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cryptically circulating rabies virus from ferret badgers, Taiwan.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20(May): http://dx.doi.org/10.3201/eid2005.131389)。這篇研究在分別分析各相關病毒株的核蛋白與醣蛋白序列,以及全基因體序列資訊後,得到幾個重要的結論:
  1. 台灣鼬獾身上的病毒株(縮寫為RABV-TWFB)並非由中國鼬獾的病毒株(衍生自中國犬身上的病毒株)起源,其地理來源已經不可考;
  2. 根據TMRCA(最近共祖分化時間)的分析,RABV-TWFB與其近源病毒株(中國鼬獾、中國犬、菲律賓犬)的分化年代在158-210年前,而台灣這些病毒株的最近共祖的起源年代大概在91-113年前,也就是說因為起源年代很早,這個病毒就不可能是因為近代的動物輸入邊境管制做得不好而跑進來,而是很早就進到台灣了;
  3. 台灣的RABV-TWFB的變異點都與過去認為與致病性相關的變異點無關,也就是說未來還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知道為何病毒可以潛伏這麼久。

2014年4月19日 星期六

生態廊道是石虎問題的解藥或只是一顆涼糖呢?

我今天看了公路總局的新聞稿,新聞稿提到"目前思考保育做法,將部分路塹路段調整為假隧道型式,上方覆土供石虎通行,設置2處箱涵作為動物通行廊道,路堤段設置阻隔設施避免路死效應。另外為了減輕石虎棲地切割影響,進行棲地補償,擬定施工期間停工機制,營運期間進行生態廊道及位置選擇對石虎影響研究計畫等種種作為,在在顯示保護生態的友善措施。"

新聞稿寫得很好,看起來也真的有考量到石虎的需求,但是為什麼會被笑?我們來看幾個點:

(1) 什麼是生態廊道?生態廊道真的是挖一條水溝叫動物從洞裏走過去嗎?在保育生物學上,生態廊道指的是為了要連結兩個鄰近、孤立的自然地區,可允許生物從一處遷移至另一區域的設計。生態廊道的功能主要是可連結兩個鄰近的物種族群,促進基因交流以降低滅絕風險。

(2) 若現有道路上一直有動物被撞死怎麼辦?根據被車撞死動物遺體的地點,來評估物種的分布、種類、出現頻率、季節變化、棲地偏好,然後再以生態工程選用適宜的方法替代原本移動的路徑,並且運用誘導網及喇叭狀入口引導動物進入廊道中。設置完成後可架設紅外線感應自動照相機,監測物種是否真的利用這樣的設施。除此之外,也可在廊道旁設立穿越告示牌及解說牌示等設施。

(3) 台灣有沒有設置生態廊道的先例? 有。比較成功的例子是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的道路,但那成功的前提是什麼? 陽明山公路早就在那個地方,沒有開拓新路或拓寬的必要,也有足夠的動物監測資訊,陽明山公路一般來說流量也不算高,不是高運量道路。那邊的動物雖然會被撞,但一般來說也都不是像石虎這種"少一隻就是大損失"的稀有動物。但是三義的案例是這樣嗎???

(4) 公路總局說的假隧道是什麼意思? 大家先看這個blog中的解說(http://galane.blogspot.tw/2008/02/blog-post.html),看起來就是在被公路貫穿切割的地方覆上一層東西,還要種點草皮之類的,讓石虎可以走過去不被車撞。看起來好像是很貼心的設計對不對?但問題是在於這是施工完成之後才做的,施工期間就是在切割原來的棲地環境,目前的規畫案並沒有見到如何避免石虎在白天受干擾,夜間又不會被施工嚇到。所謂的邊做邊停工的機制說起來很好聽,實際上就是"要確認有影響到了才停工"。但是都已經影響到了再停工有什麼用處? 又不是電腦format就可以重來? 難道工程思維的人的生物學程度真的連國中都不到嗎?

誠然我們不能低估石虎的智力,也就是說它們當然也有可能利用人類設計的廊道通過公路上方,但我們也不要忘記生物有棲地依戀性。人都會認床認家鄉味了,又如何能期待石虎一定要走人類設計的通道?生態廊道的理念是好的,但我們沒有信心的是施工設計的細緻度與施工品質,因為我們看過太多太多以生態工法為名破壞自然環境的案例,這也就是為什麼多數人反對三義案的原因。

我想歸根來說三義的交通的確是需要改善,但是我們要不要先檢討木雕業本身是否是永續產業? 大家有沒有想過大樹那裏來?人潮是否就是錢潮?讓車大量湧入是否一定是好的?苗栗有多少破壞地景與風景但利用率很低的道路?要不要先檢討一下?外環道不是不能做,但是請先說服大眾那個設計是合理的,施工品質是細緻的,而不是發個新聞稿套用點名詞就要大家安心放心並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