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台灣的新聞只有三天以內的熱度, 除非很重大, 才會被媒體在隔年時想起做一個專題回顧一下, 但我認為還是有必要針對7/4的食人魚新聞中的一個觀點進行討論, 受訪者黃先生對蘋果日報的記者說: 如果有人繁殖食人魚, 就會供過於求, 沒有人要的時候就會使得食人魚逸出到野外, 變成生態災難. 這聽起來有點像我們對"香蕉", "木瓜", "鴨蛋"這種東西的認知, 農民盲目搶養搶種導致市場大跌再導致香蕉木瓜拿去餵豬或小鴨被弄死, 所以呢, 我們好像就可以把同樣的道理套用在食人魚身上, 這部份似乎是言之有理的. 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A-->B-->C一定有必然性嗎? 如果"人工繁殖食人魚會變成生態災難"會成真, 那麼以下幾個要項就一定要先達成:
- 至少要有一種食人魚具有"高度市場價值"而且"有純熟的人工繁殖技術": 對繁殖場來說什麼樣的特質能夠成就高市場價值? 魚的識別度高, 夠漂亮, 市場需求大, 人人都想養, 戶戶都可養, 有外銷潛力, 且不受其它國家的特殊法規管制, 飼養人口花得起錢, 而且會一直花下去而不是曇花一現的假市場(例如什麼大嘴鯨), 該魚容易在人為操控下產生亞洲市場很愛的亂七八糟的變異(球魚, 大帆, 白子, 透明鱗, 隆頭, 獨角, 噘嘴)等等. 以台灣消費者喜新厭舊的常態來說, 要繁殖場花很大的力氣來繁殖前景不明, 飼養人口不多的物種, 事實上是無利可圖的. 但, 有人會說: 阿紅腹食人魚就是有人工繁殖魚啊~~ 但, 那不是台灣的魚場生的, 而且還不是天然繁殖的, 而是打荷爾蒙排卵. 台灣的繁殖業者會生的是有外銷與內銷潛力而且經營成本低的魚, 還是小魚的時候就有品種辨識度的魚(誰會花錢買看不出品種的小魚?), 在理性的考量下任何食人魚都不會是選擇. 而我認為論壇上的玩家那種"好想生生看"的想法其實是嘴砲居多, 不要過度認真, 全台灣輸入過3000多種觀賞魚, 請問有多少比例的物種可以在玩家的主觀意願下就生得出來?
- 如果有人繁殖食人魚就會供過於求: 我認為這個觀點是可以討論的, 很多觀賞魚都有人工繁殖魚, 例如虎斑恐龍, 但是為什麼玩家還是希望有野生魚? 那是因為人工魚的品質越來越差, 不是畸形就是沒斑紋. 那玩家買野生魚真的是為了繁殖嗎? 不是. 很多人會希望"買一對"只是一種其實自己也知道達不到的期望. 更不要說是食人魚這類雌雄難以外觀簡單區分的物種, 誰真有本事"買成對然後回去生看看"? 難不成有交接器嗎? 如果一個物種忽然可以被人工繁殖, 價錢很快就掉下來(例如蘇拉維西的稻田魚), 那麼繁殖場通常會做的處置是減少產量, 或覺得無利可途乾脆就不繁殖了 (例如那些無法與馬來西亞印尼魚場競爭的產品). 從以前到現在, 我們看過那一種觀賞魚的逸出曾被證實與"供過於求所以繁殖場把魚往外倒"有關? 我想不出來耶, 已經變成外來入侵種的觀賞魚中, 被一般人棄養(但不一定可在台灣自行繁殖)的物種佔多數, 數量龐大的則多半是來自於早期繁殖場的粗放室外養殖使得魚苗排到外頭去(例如西德藍寶石, 三星萬隆, 紅寶石)佔一部份. 這也就是說, 養殖過程中的圈養方式是否安全以及該物種在非人工環境下的適應力可能遠比"供過於求"這種想像來得可能造成外來物種的逸出.
- 若被丟到野外就會變成生態災難: 我在先前的文章說過, 鯧脂鯉在台灣的野外能不能自然繁殖是令人存疑的(參考過去引入淡水白鯧時就是只能靠施打荷爾蒙量產的例子)(但是這個網頁卻又把黑銀板也就是淡水白鯧稱為食人魚真是令人傻眼), 目前也沒有任何一種Pygocentrus, Serrasalmus被發現在熱帶亞洲可於野外自然繁殖. 當然這不表示"把食人魚往外丟沒有關係". 紅腹食人魚的確是水族館中非常常見且出現頻繁的魚種, 它的價格便宜, 所以容易吸引"不明究理"的消費者購買. 而消費者對於外來入侵種的基本常識與是否容易棄養生物又經常與學歷, 收入, 工作, 性別, 年齡沒有關係, 在這樣的情況下, 紅腹食人魚比起黑食人魚來說是一個應該更被留意的物種. 很多媒體都說食人魚會"瘋狂攻擊其它生物", 但我要強調的是, "紅腹食人魚攻擊其它生物"的前提在於: A. 有大量的個體被同時施放且發育速率差不多, B. 這些個體存活發育良好(多數被釣起的個體其實都很瘦), C. 這些大量的個體存在於一個食物短缺的狹小空間. 如果這些條件沒有被達成, 對於一種在天然狀態下行群體捕食的生物來說, 其"嚇到人"的"心理性危害"可能性就會遠大於蘋果日報所報導的"實質危害". 當然這不表示養一養不高興就可以往外丟, 任何觀賞魚, 包含朱文錦, 我都不認為應該出現在台灣的天然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