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16日 星期六

2008-08-16新進動物

Elseya novaeguineae 新幾內亞盔甲龜 x 1
Podocnemis erythrocephala 紅頭側頸龜 x 2

Siren lacertina 大鰻螈 x 2
Lampropeltis triangulum campelli 柏布拉奶蛇 x 1
Gerrhosaurus flavigularis 黃喉板蜥 x 2
Lophognathus sp. (?) x 4

陸龜科(Testudinidae)的親緣關係研究在近10年來因為分子工具的介入後十分地蓬勃, 其研究重點通常在釐清自林奈時代以來所建立的某些大屬, 如Chelonia, Geochelone, Testudo等屬的單系性與親緣關係, 並藉由形態, 分子與化石的證據推測陸龜科動物的親緣地理. 然而由於所有研究的分類群取樣, 分析方法以及研究方向有不同程度的重疊, 導致這些陸龜的屬級分類在經歷了長期處於"非單系群"的狀態之後, 又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動盪. Fujita et al. (2004)Krenz et al. (2005)基本上重建了整個龜鱉類主要支系間的親緣架構. Caccone et al. (1999)的研究目的是探討加拉巴哥陸龜的起源, 不過他們的研究結果只選取了傳統上置於Geochelone屬的種類, 導致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Geochelone仍然形成一單系群. Iverson et al. (2001)根據cytb gene的片段探索亞洲產陸龜, 尤其是
Indotestudo的親緣關係, 根據他們非常有限的取樣, Indotestudo成為靴腳陸龜Manouria的姐妹群. Parham et al. (2006)根據mitochondrial genome分析地中海地區陸龜物種的親緣關係, 根據他們的研究結果所調整的分類架構下, 歐洲, 緣翹與埃及陸龜構成狹義的Testudo, 而(赫曼+四趾)與(餅乾+Indotetudo)則成為姐妹群. 在這個研究中, 赫曼陸龜被認為不應被置於Testudo屬中. 而這篇文章也直接導致de Broin et al. (2006)的文章將赫曼陸龜置入一個新屬, 稱為Eurotestudo. Le et al. (2006)使用3個mt gene data與2個nuclear gene data重建陸龜科的親緣關係.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的其實是所謂的Geochelone屬處於多系群狀態的問題. 根據他們的研究, Geochelone應限用於亞洲的星龜, 而南美大陸加上加拉巴哥的"腿類"象龜則置於Chelonoidis屬. 然而他們也建議將星叢龜與豹龜合併成同一屬. Fritz & Bininda-Emonds (2007)根據5個mt gene data重新分析陸龜科的親緣關係, 他們認為安哥洛卡象龜與輻射龜的形態與分子特徵極為相似, 建議兩者皆置入Astrochelys; 豹龜與星叢龜形成一個單系群, 但由於形態上的差異, Fritz & Bininda-Emonds也認可將豹龜至入Stigmochelys的建議. 然而他們並不認可將歐洲系陸龜拆解成三屬的處理, 在這篇文章他們建議再將所有的歐系陸龜與四趾陸龜再度移回Testudo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