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再買一隻Brachyrhamdia meesi (金線貓)是因為某大大最近寫了一篇文章, 提醒我高雄市中華路某家水族館裏還有一隻養了很久的meesi, 所以就快點再去抓. Brachyrhamdia與Corydoras間所謂的擬態早已被許多文獻所揣測, 然而這個所謂的擬態倒底是什麼樣的型式? Batesian? Mullerian? aggressive? 完全沒有被驗證過. 重點是連predator是什麼也沒有被探討過. 有關這個屬的文章其實非常地少, Lundberg & McDate (1986)的文章算是近期討論這個屬最多的文章了.
2008年8月31日 星期日
2008-08-31新進魚隻
突然再買一隻Brachyrhamdia meesi (金線貓)是因為某大大最近寫了一篇文章, 提醒我高雄市中華路某家水族館裏還有一隻養了很久的meesi, 所以就快點再去抓. Brachyrhamdia與Corydoras間所謂的擬態早已被許多文獻所揣測, 然而這個所謂的擬態倒底是什麼樣的型式? Batesian? Mullerian? aggressive? 完全沒有被驗證過. 重點是連predator是什麼也沒有被探討過. 有關這個屬的文章其實非常地少, Lundberg & McDate (1986)的文章算是近期討論這個屬最多的文章了.
2008年8月30日 星期六
[暑假B計畫]新增樹棲型爬蟲缸 (修訂)

對台製爬缸品質與設計的抱怨
- 塑膠的品質不佳, 隨便一個50W的燈就算不直射也會融掉
- 號稱下面可以擺墊料或加水的底層的黏合實在太糟糕, 沒有一個牌子是不漏水的
- 玻璃太薄, 通常只有3mm, 這樣的厚度不可能承受水, 過濾用的砂或一些內部配置的重量, 好歹也要使用5mm的玻璃吧?
- 底部墊料區的高度通常太淺, 因此推門的溝槽都容易被墊料卡住; 另外那樣的高度根本無法擺入任何有合理過濾水量的過濾器 (除了Boyu那種爛爛的小過濾之外)
- 網片品質製作不佳導致組合的時候會有很大的縫隙, 小一點的蟋蟀或守宮就會這樣出去了
- 頂部網片的設計不知道怎麼一回事, 電線孔都只做一側, 不管怎麼轉就只能從一側把電線拉出去, 但沒有一個角度是可以讓使用者把電線從左或右後上方拉出去的, 顯然設計者根本沒有在養動物!
- 只要高度超過70cm的爬缸就會搖搖晃晃, 隨變擺一根木頭進去就會變形, 這樣如何飼養中大型的樹棲種類呢?
- 重點是, 真的好貴啊. 訂製的都沒有那麼貴.
2008年8月29日 星期五
2008-08-29新進動物與魚隻

Rhacodactylus auriculatus 蓋勾亞守宮 x 2 (寄養)
Rhacodactylus leachianus 巨人守宮 x 1 (寄養)
Electrophorus electricus x 2 (啊啊啊啊)
普魯托玻璃燈 x 5 (這是什麼?)
霓虹可卡燈 x 5 (這又是什麼?)
猴尾蜥是個很怪的東西, 之前進口一堆沒人要, 等到據說美國宣布不出口了(註一), 詢問度就大增, 這表示什麼? 表示很多台灣人養寵物並不是真心地喜愛牠, 而只是幻想著囤積居奇的發財夢, 也因此根本不會好好地對待這些遠渡重洋的動物. 猴尾蜥據說是少數樹棲的石龍子, 根據Honda et al. (1999), Honda et al. (2003)等研究指出這種所羅門群島的大型石龍子的現生近親居然是澳洲的刺尾岩蜥. 猴尾蜥除了在保育生物學上的意義外, 牠也因為是現生有鱗目中少數的植食性物種, 而讓科學家對於牠對食物的選擇與反應感到興趣. William Cooper便是研究這的領域的主要探索者. 在他2000年的論文中, 他測試了猴尾蜥對於不同受試食物的反應, 結果顯示猴尾蜥行為的複雜性與可判別性能夠顯示出對食物化學物質的區辨能力. 而這樣的能力在蜥蜴食性的演化過程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所謂的花背箱龜(Cuora galbinifrons) (又稱白額箱龜, 黃額閉殼龜)的系統分類自1940年代起就非常地混亂. 事實上大多數產自中國或中南半島北部的地澤龜科物種都存在相同的問題, 也就是新種描述所根據的標本幾乎是來自於香港與廣東的肉龜市場, 因此那些物種的真正產地根本是不知道的, 再加上廣東人嗜食龜肉與中國經濟崛起的因素, 亞洲的淡水與陸生龜資源被快速地消耗, 因此至少有兩個種(百色閉殼龜-mccordi, 周氏閉殼龜-zhoui)已經在野外絕滅(僅剩人工圈養個體, 在日本一隻幼龜開價超過10萬台幣), 而曾經被認為絕滅的雲南箱龜則在近年發現仍有個位數存活的個體. 花背箱龜在分類歷史上曾出現過幾個相關的學名, 也就是g. galbinifrons, g. bourreti, g. picturata, g. hainanensis, g. serrata等. 有些中文爬蟲網頁上說這些亞種都已經被提升成"種"的位階, 然而Stuart & Parham (2004)證實所有的galbinifrons亞種應該都可以被置於同一個種, 他們並建議將海南閉殼龜(hainanensis)處理為承名亞種的次同物異名, 此外所謂的瓊崖閉殼龜(或稱八角花背箱龜)(serrata)則被他們的研究證實是一個親本分別來自承名亞種與布氏亞種的混合雜交個體群. 而地澤龜科的人工雜交個體由於可能在市場上賣到比較好的價錢, 因此在菲律賓與中國皆有繁殖場刻意製造屬間與種間的雜交個體, 這是無論科學家, 兩爬玩家以及生態保育工作者所應該多加留意的現象.
註一: 所謂的美國不出口猴尾蜥的消息不知道是怎麼傳出的? 找得到的文件都直指出口國是所羅門群島, 而美國與歐盟國家(尤其是德國)是輸入猴尾蜥的大宗, 再加上猴尾蜥在美國並沒有大規模的繁殖場(?), 也不可能由美國出口CB個體供應寵物市場, 除非所謂的美國的猴尾蜥都只是所羅門群島輸出再由美國轉口的野生個體. 如果有人可以找到"美國禁止monkey tailed skink出口或轉口"的正式文件, 那就太好了.
2008年8月28日 星期四
[Errata]古爾德巨蜥的確會以雙腿站立
2008年8月25日 星期一
2008-08-25新進魚隻


下圖: www.planetcatfish.com
甲鯰科 (Callichthyidae)
- Corydoras sp. cf. albolineatus x 4
- Corydoras sp. Tocantins (semi-long-nosed) x 2
- Corydoras sp. Tocantins (long-nosed) x 2
- Corydoras sp. cf. cervinus x 3
- Corydoras sp. "Galana" (San Jose) x 5
- Corydoras amandajanea x 2
- Corydoras areio x 2
- Corydoras septentrionalis x 4
- Corydoras sp. cf. haraldschultzi x 4 (spotted head)
- Corydoras sp. cf. sterbai x 2 (semi-longnosed) (參考這隻)
- Corydoras sp. cf. C93 (?) x 2
- Hoplosternum sp. 1 巴西亞大帆戰車鼠 (不是Callichthys callichthys) x 4
- Hoplosternum sp. 2 cf. littorale 大大隻的某種戰車鼠 x 4
- Entomocorus radiosus 雙星迷你虎鯨 x 6 (不是Ageneiosus)
- Centromochlus reticulatus (=Tatia reticulata) 網紋豹鯨 x 6
- Tatia creutzbergi Y尾木紋豹鯨 x 5
- Auchenipterichthys sp. cf. coracoides x 1
- Cetopsis sp. cf. montana 琥珀藍鯨 (=紫金鮫鯨?) x 5 (圖片連結自鯰魚星球)
- Denticetopsis sp. cf. seducta or praecox 巧克力鮫鯨 x 3
- Hypoptopoma sp. cf. thoracatum 巨種小精靈 x 4
- 紅唇可卡燈 (=藍眼鑽石可卡燈) x 3
- 藍眼可卡燈 x 3 (含"白金"藍眼可卡燈 x 1)
- 某種可卡燈 x 1
- Moenkhausia agnesae 爆大隻牛奶燈 x 2
- Moenkhausia intermedia 藍琉璃燕尾燈 x 2
- Moenkhausia naponis or dorsinuda (?) (=Characidae sp. "Blue Shinny/Yellow Tail") 金尾藍寶石燈 x 4 (參考蝦米的討論)
- "Mimagoniates" sp. 三色國王燈 x 5
- Characidae sp. 七彩藍鑽燈 x 4
- Boehlkea sp. cf. redcochui (=Characidae sp. "Blue Sky) x 3 (即上圖所示)
- Hyphessobrycon sp. cf. loweae 帝王凱蒂燈 x 2
- 雜燈若干
- Characidium sp. (pink spotted) x 2
最近有什麼鼠魚值得說嘴呢? 其實新魚很多, 但是真的令人興奮到快要死掉的......好像.....好吧 那隻大帆花鼠其實很令人興奮 然後那些長吻的老鼠, 尤其是很像haraldschultzi和又可能不是haraldschultzi的種類也頗令人興奮. 主要是因為這些新鼠可能只有玩老鼠玩到有一定程度的玩家才會覺得"別人有, 我怎麼可以沒有?" 無論是來自Rio Tocantins的三種"帝王鼠" (好會取名字), 長吻雙色鼠, 或是什麼Amapa馬鞍鼠, 其實都不脫delphax的色彩型, 然因delphax是一種大家公認便宜的鼠魚 (但分類卻很複雜), 因此其它這些非常相似的老鼠與delphax有這麼大的價差就令那些手頭很緊又很想買的玩家遲疑了.
一系列的"xx葛蓮娜鼠"也令人眼花撩亂. 這類型(淡黃-橘底-細黑斑點)的老鼠有名有姓的其實就只有polystictus, sanchesi, albolineatus (=C56), xinguensis與一堆的C-numbers, "種間"的辨識度不是很高, 而且也沒有穩定的鑑定依據與commercial naming system. 台灣市場上被稱為"xx葛蓮娜鼠"的品種不少, 但這些"葛蓮娜"倒底指的是什麼呢? 有一個叫C65的種類產自巴西(另請見ScotCat的說明), 該魚有個俗名叫"Guarana Cory", Guarana是南美洲一種常見的果樹, 以前台灣也賣過其飲料, 叫"瓜拉納". 如果根據Ian Fuller, planetcatfish與scotcat所顯示的訊息, 所謂的Guarana Cory其實是一種比較類似araguaiaensis的種類, 然而有些輸入至德國的"Guarana Cory"卻與所謂的"Corydoras "Galana" (見日本網頁)"非常類似. 這些實際產地不清楚的物種(只有輸出國是清楚的)真的具有收藏的樂趣嗎? 這其實是非常奇妙的現象. 就科學家的立場來說, 缺乏精確產地的標本是無法成為描述物種的依據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大多數南美洲魚類已知的多樣性遠高於已被命名的物種數. 就熱帶魚的愛好者來說, 清楚的產地資訊是決定要不要把錢掏出來的依據之一, 例如馬鞍鼠ephippifer的模式產地本來就是Amapa, 如果有業者把Amapa加入命名成為"阿馬帕馬鞍鼠", 那看起來就會像是不一樣的商品, 但玩家買到的可能是一模一樣的東西. 就南美洲當地的collector與exporter來說, 保護他們的魚源同等於他們的商業機密與勢力範圍, 因此魚實際上從何而來, 有時候就不是外來的, 甚至是本地的科學家可以涉入或釐清的. 這種現象在所有的野生動植物產業(尤其是昆蟲, 野生蘭)最為常見.
鯨鯰科(Cetopsidae)在水族市場上出現得很晚, 因為大多數種類的習性都不為人所知, 對於進口業者來說這類習性不明的魚就像地雷一樣. 不是覺得難賣, 就是怕掛掉賠錢. 東西難賣的原因其實很多, (1) 自己對產品不瞭解; (2) 無法漂亮地呈現商品的價值與美感; (3) 缺乏經營這條魚的美感的努力; (4) 零售業者不懂或裹足不前; (5) 消費者不懂; (6) 產品與通路不順暢, 想買的買不到, 想賣的又不知道客人在那裏. 以鯨鯰來說, 最常出現的就是那隻游個不停的藍鯨 (Cetopsis coecutiens), 有人覺得這隻魚長得好白癡好可愛啊, 有人覺得牠游個不停看得眼睛快要脫窗就整個煩燥了起來. 許多文獻因為把鯨鯰與寄生鯰搞在一起, 通通被叫成"candiru", 因此經常傳說這個科的鯰魚會吸血或是什麼鑽入陰道或屁眼, 真的是太會鬼扯了. 其實牠們很可愛啊, 肥肥軟軟的真像微波過的水煮香腸, 真的是再可愛也沒有了. 早在1995年, De Pinna & Vari就已經根據形態特徵重建鯨鯰科的親緣關係, 並確認枯葉鯰科(Helogenidae)應該併入鯨鯰成為其中的一個亞科. Vari et al. (2005)再度根據形態特徵對於鯨鯰亞科的屬級分類進行研究, 並建立了幾個新屬, 也將過去經常被通俗水族刊物提到的類群如Hemicetipsis併入Cetopsis成為其次級同物異名. De Pinna et al. (2007)再度重新分析鯨鯰科的屬級分類系統, 最後確認了Cetopsis, Cetopsidium, Denticetopsis, Paracetopsis這四個屬, 而De Pinna et al.也指出如果要保留傳統上對Hemicetopsis與Bathycetopsis的使用的話, 那麼可能得建立一卡車的新屬, 這也就是說將這兩個屬併入Cetopsis是最簡單的作法. 台灣市面上出現過的鯨鯰事實上大約有4-5種, 所謂的琥珀藍鯨可能就是紫金鮫鯨, 是屬於底棲性的種類 (江島勝康所著Cat Fishes of the World中的圖示與planetcatfish為同一種), 吃東西的時候並不像藍鯨一樣游來游去像瘋子一樣, 而是在地上滾來滾去像海豹擱淺一樣十分可愛. 這種滾來滾去的東西似乎很適合阿宅服用, 但應該小心水質的控管並避免與可能吸附魚體的吸甲鯰一起混養.
至於小型又很貴的那些脂鯉科紊亂與困難的鑑定問題, 得找個時間再談了.
2008年8月24日 星期日
2008-08-24新進動物與魚隻




Lampropeltis triangulum annulata 墨西哥奶蛇 x 2
Homopholis boivini 鮑溫貓爪守宮 x 3
所謂的鮑溫貓爪守宮的學名曾經被書寫為Homopholis boivini, 而且這個學名也被長期使用於寵物市場上. 不過目前任職於加拿大Calgary大的Prof. Anthony Russell曾在1978年的Copeia上提出Blaesodactylus Boettger, 1898為Homopholis Boulenger, 1885的次級同物異名的看法, 也因此鮑溫貓爪守宮的有效學名被他由Blaesodactylus heterolepis重新組合成為Homopholis boivini. 密西根大學的Arnold Kluge於1987年發表以形態特徵重建的守宮親緣關係, 在這篇文章中他使用Homopholis來代表所有過去曾經被置於Homopholis與Blaesodactylus的種類, 但他在文中認為Homopholis與Blaesodactylus"並非姐妹群", 因此在他接下來的研究, 也就是Kluge & Nussbaum (1995)這個分析非洲與馬達加斯加產守宮的親緣關係與生物地理的文章時, 仍然同時使用Blaesodactylus與Homopholis兩個已被同物異名化的屬名, 這意味的兩件事情: (1) 雖然Homopholis與Blaesodactylus已經被Russell合併, 但這個合併的"Homopholis屬"的內涵並不是一個單系群(見上面與中間的cladograms); (2) Kluge顯然不懂國際動物命名規約, 既然Russell已經證實Homopholis與Blaesodactylus的模式種根本是同一個物種, 那麼Blaesodactylus這個屬名就不能再使用了, 這也就是說, 與鮑溫貓爪守宮不同屬於一個單系群的其它非洲大陸種類便應該被移入其它屬或一個新屬了.
註: Homopholis這個屬名也被用於禾本科的匍匐光節草.
Tatia creutzbergi Y尾木紋豹鯨 x 2
Tatia galaxias 銀河豹鯨 x 3 (不是木紋鯨 Tatia intermedia)
Tatia sp. x 1
Glanium leopardum x 1
Aspredinidae sp. x 3
Aspidoras sp. (not eurycephalus, but similar to this)
Corydoras "megamelini" x 5 (long-nosed)
Nemadoras sp. cf. trimaculatus x 1
Hassar sp. cf. orestis x 1
(其它鼠魚與燈魚待週一再補充說明)
Homopholis boivini 鮑溫貓爪守宮 x 3
所謂的鮑溫貓爪守宮的學名曾經被書寫為Homopholis boivini, 而且這個學名也被長期使用於寵物市場上. 不過目前任職於加拿大Calgary大的Prof. Anthony Russell曾在1978年的Copeia上提出Blaesodactylus Boettger, 1898為Homopholis Boulenger, 1885的次級同物異名的看法, 也因此鮑溫貓爪守宮的有效學名被他由Blaesodactylus heterolepis重新組合成為Homopholis boivini. 密西根大學的Arnold Kluge於1987年發表以形態特徵重建的守宮親緣關係, 在這篇文章中他使用Homopholis來代表所有過去曾經被置於Homopholis與Blaesodactylus的種類, 但他在文中認為Homopholis與Blaesodactylus"並非姐妹群", 因此在他接下來的研究, 也就是Kluge & Nussbaum (1995)這個分析非洲與馬達加斯加產守宮的親緣關係與生物地理的文章時, 仍然同時使用Blaesodactylus與Homopholis兩個已被同物異名化的屬名, 這意味的兩件事情: (1) 雖然Homopholis與Blaesodactylus已經被Russell合併, 但這個合併的"Homopholis屬"的內涵並不是一個單系群(見上面與中間的cladograms); (2) Kluge顯然不懂國際動物命名規約, 既然Russell已經證實Homopholis與Blaesodactylus的模式種根本是同一個物種, 那麼Blaesodactylus這個屬名就不能再使用了, 這也就是說, 與鮑溫貓爪守宮不同屬於一個單系群的其它非洲大陸種類便應該被移入其它屬或一個新屬了.
註: Homopholis這個屬名也被用於禾本科的匍匐光節草.
Tatia creutzbergi Y尾木紋豹鯨 x 2
Tatia galaxias 銀河豹鯨 x 3 (不是木紋鯨 Tatia intermedia)
Tatia sp. x 1
Glanium leopardum x 1
Aspredinidae sp. x 3
Aspidoras sp. (not eurycephalus, but similar to this)
Corydoras "megamelini" x 5 (long-nosed)
Nemadoras sp. cf. trimaculatus x 1
Hassar sp. cf. orestis x 1
(其它鼠魚與燈魚待週一再補充說明)
2008年8月22日 星期五
2008年8月19日 星期二
2008-08-19新進動物
Mesoclemmys nasutus (=Phrynops nasutus, Batrachemys nasutus) 圭亞那側頸龜 x 1 (圖片聯結自reptilelovers.com)
所謂的圭亞納側頸龜因為有個超大的頭因此在寵物市場上一直深受囑目, 雖然不是什麼天價級的水龜, 但在側頸龜中大概還算是中高價位的龜種. Wermuth & Mertens (1977)首先把所謂的Phrynops (蛙龜屬)拆解為三個亞屬, 也就是Phrynops, Batrachemys與Mesoclemmys. Cabrera (1998)以及Georges et al. (1998)又將這三個亞屬提升為屬級地位. McCord et al. (2001)又把重新被提升為屬的Phrynops細分為四個屬, 也就是Bufocephala, Phrynops, Ranacephala與Rhinemys. 然Joyce et al. (2004)並不接受McCord et al. (2001)的分類處理. Bour & Zaher (2005)則建議將Bufocephala與Ranacephala將Mesoclemmys合併, 但承認Rhinemys屬的存在.
相關文章如下:
- BOUR, R., AND ZAHER, H. 2005. A new species of Mesoclemmys, from the open formations of northeastern Brazil (Chelonii, Chelidae). Papeis Avulsos de Zoologica 45:295–311.
- CABRERA, M.R. 1998. Las Tortugas Continentales de Sudamerica Austral. Córdoba: BR Copias, pp. 108.
- GEORGES, A., BIRRELL, J., SAINT, K., MCCORD, W.P., AND DONNELLAN, S. 1998. A phylogeny for side-necked turtles (Chelonia: Pleurodira) based on mitochondrial and nuclear gene sequence variation. Bi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67:213-246.
- JOYCE, W.G., PARHAM, J.F., AND GAUTHIER, J.A. 2004. Developing a protocol for the conversion of rank-based taxon names to phylogenetically defined clade names, as exemplified by turtles.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78:989-1013.
- McCORD, W.P., JOSEPH-OUNI, M., AND LAMAR, W.W. 2001. A taxonomic reevaluation of Phrynops (Testudines: Chelidae) with the description of two new genera and species of Batrachemys. Revista de Biología Tropical 49:715-764.
- WERMUTH, H. AND MERTENS, R. 1977. Liste der rezenten Amphibien und Reptilien. Testudines, Crocodylia, Rhyncocephalia. Das Tierrech.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100 pp.
2008年8月18日 星期一
2008-08-18新進魚隻

Corydoras "Nordestinho" x 4 (C57) 此鼠因報價單上的名稱C. Sao Francisco被稱為舊金山斑點鼠, 但此次進口的魚顯然並不是牠, 而是C57, 另亦可參考C. garbei)
Corydoras blochi vittatus 灰甲鼠 x 4
Corydoras sp. cf. schwartzi ("paralellus") 公主二線鼠 x 2 (其實就是什麼帕拉雷諾鼠啦)
Corydoras pinheiroi 長吻灰珍珠鼠 x 2 (比較C. isbrueckeri, C. noelkemppfi與C. haraldschultzi)
Corydoras longipinnis 帕拉納長鰭花鼠 x 4
Corydoras haralschultzi 黑珍珠鼠 x 4
Corydoras C40 (Rodonia) 葛利斯鼠羅度尼亞型 x 2 (比較Corydoras griseus 葛利斯鼠與C. potaroensis)
Corydoras ehrhardti 青蜂俠鼠 x 2
Corydoras viginaea 一間鼠 x 2
Corydoras sp. cf. ephippifer (C. ephippifer Amapa) 阿瑪帕馬鞍鼠 x 2 (這個名字真是有趣, 真正的ephippifer本來就產自Amapa)
Corydoras sp. cf. pulcher x 3 (sample fish)
Liosomadoras morrowi 黑色美洲虎 x 2 (亞成魚)
Trachelyopterichthys taeniatus x 1 (與Liosomadorus混入進口) (圖片連結自鯰魚星球)
Pterobunocephalus sp. cf. dolichurus 中名忘了 反正很鳥 x 2
Phractolaemus ansorgii 香煙魚 x 11 (阿就很可愛就又買了)
Mastacembelus sp. cf. albomaculatus (大理石鰻) 坦干依喀湖產某種棘鰍, 以Mastacembelus tanganyikae名義進口 x 3 (參看此處討論)
Xenagoniates bondi 雙帶金玻璃 x 4 (看似可愛但很機車的食鰭魚)
Hyphessobrycon loretoensis 紅尾幽靈燈 x 5
Tyttocharax cochui (=Heterocharax sp.) 七彩水晶旗 x 7
Acrobrycon ipnquianosa 帝王藍燈 x 6 (感謝icenvoy大大提供學名)
抱怨一下, 台灣市面上出現很多什麼舊金山xx的東西, 什麼牙魚或老鼠或異形的, 但是舊金山是San Francisco耶, 那些物種應該是來自巴西的Sao Francisco吧, San Francisco是美國西南部的河流, 譯為舊金山河是ok的, 但巴西的São Francisco河則通常是譯為聖弗朗西斯河. 不太一樣地.
2008年8月17日 星期日
2008-08-17新進動物
Phelsuma dubia 杜比亞日守宮 x 8
Gerrhosaurus major bottegoi 西部巨板蜥 x 2
Cordylus tropidosternum 東非環尾蜥 x 2
Graptemys pseudogeographica pseudogeographica 擬地圖龜 x 5
Latastia longicaudata 長尾拉氏蜥 x 4 (不是扁石蜥)
近幾個月有數種板蜥科動物進口至台灣, 然而中名, 英名與學名的對照似乎是有些混亂的. 目前見到的物種應該有三種, Gerrhosaurus validus (Giant plated lizard), Gerrhosaurus flavigularis (Yellow-throated plated lizard), 與Gerrhosaurus major (Twany plated lizard, Sudan plated lizard, Great plated lizard), 若以英名直譯三個種的中名對照應該是:
G. validus: 巨板蜥
G. flavigularis: 黃喉板蜥
G. major: 褐板蜥
然而市面上似乎又把這些種類分別稱作以下的名稱:
G. validus: 南非盾甲蜥
G. flavigularis: 黃喉板蜥
G. major: 蘇丹盾甲蜥, 巨板蜥
主要的問題是G. major的鑑定以及市面上所稱"巨板蜥"倒底是什麼? 台灣的媒體報導所稱的"巨板蜥"應該是指G. major major這個承名亞種, 然而這個承名亞種則被大多數的爬店稱為"蘇丹盾甲蜥", 某些爬商所稱的巨板蜥似乎又是G. major bottegoi這個亞種. 根據目前的觀察, 兩個亞種的確都存在於台灣的爬蟲寵物市場, 而且中文名被混用. 然真正應該被稱為"巨板蜥"的G. validus則在台灣被稱為"南非盾甲蜥".
2008年8月16日 星期六
2008-08-16新進動物
Podocnemis erythrocephala 紅頭側頸龜 x 2
Siren lacertina 大鰻螈 x 2
Lampropeltis triangulum campelli 柏布拉奶蛇 x 1
Gerrhosaurus flavigularis 黃喉板蜥 x 2
Lophognathus sp. (?) x 4
陸龜科(Testudinidae)的親緣關係研究在近10年來因為分子工具的介入後十分地蓬勃, 其研究重點通常在釐清自林奈時代以來所建立的某些大屬, 如Chelonia, Geochelone, Testudo等屬的單系性與親緣關係, 並藉由形態, 分子與化石的證據推測陸龜科動物的親緣地理. 然而由於所有研究的分類群取樣, 分析方法以及研究方向有不同程度的重疊, 導致這些陸龜的屬級分類在經歷了長期處於"非單系群"的狀態之後, 又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動盪. Fujita et al. (2004)與Krenz et al. (2005)基本上重建了整個龜鱉類主要支系間的親緣架構. Caccone et al. (1999)的研究目的是探討加拉巴哥陸龜的起源, 不過他們的研究結果只選取了傳統上置於Geochelone屬的種類, 導致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Geochelone仍然形成一單系群. Iverson et al. (2001)根據cytb gene的片段探索亞洲產陸龜, 尤其是Indotestudo的親緣關係, 根據他們非常有限的取樣, Indotestudo成為靴腳陸龜Manouria的姐妹群. Parham et al. (2006)根據mitochondrial genome分析地中海地區陸龜物種的親緣關係, 根據他們的研究結果所調整的分類架構下, 歐洲, 緣翹與埃及陸龜構成狹義的Testudo, 而(赫曼+四趾)與(餅乾+Indotetudo)則成為姐妹群. 在這個研究中, 赫曼陸龜被認為不應被置於Testudo屬中. 而這篇文章也直接導致de Broin et al. (2006)的文章將赫曼陸龜置入一個新屬, 稱為Eurotestudo. Le et al. (2006)使用3個mt gene data與2個nuclear gene data重建陸龜科的親緣關係.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的其實是所謂的Geochelone屬處於多系群狀態的問題. 根據他們的研究, Geochelone應限用於亞洲的星龜, 而南美大陸加上加拉巴哥的"腿類"象龜則置於Chelonoidis屬. 然而他們也建議將星叢龜與豹龜合併成同一屬. Fritz & Bininda-Emonds (2007)根據5個mt gene data重新分析陸龜科的親緣關係, 他們認為安哥洛卡象龜與輻射龜的形態與分子特徵極為相似, 建議兩者皆置入Astrochelys; 豹龜與星叢龜形成一個單系群, 但由於形態上的差異, Fritz & Bininda-Emonds也認可將豹龜至入Stigmochelys的建議. 然而他們並不認可將歐洲系陸龜拆解成三屬的處理, 在這篇文章他們建議再將所有的歐系陸龜與四趾陸龜再度移回Testudo屬.
2008年8月11日 星期一
實驗鼠的利用
處女產子, 空包蛋還是月經?
Andrews, H. V. (1995). Sexual maturation in Varanus salvator (Laurenti, 1978), with notes on growth and reproductive effort. Herpetological Journal, 5, 189-194.
Andrews, H. V., & Gaulke, M. (1990). Observations on the reproductive biology and growth of the water monitor (Varanus salvator) at Madras crocodile bank. Hamadryad, 15(1), 1-5.
Biswas, S., & Kar, S. (1981). Some observations on nesting habits and biology of Varanus salvator (Laurenti) of Bhitarkanika Sanctuary, Orissa. J. Bombay Natural History Society, 78, 303-308.
Hairston, C. S., & Burchfield, P. M. (1992). The reproduction and husbandry of the water monitor Varanus salvator at Gladys Porter Zoo, Brownsville. Int. Zoo Yb., 31, 124-130.
Hairston, C., & Burchfield, P. (1990). A sustained captive breeding program for a large varanid lizard Varanus salvator at the Gladys Porter Zoo. AAZPA Regional Conference Proceedings, 1990, 22-28.
Kala, N. (1998). Captive breeding of Varanus salvator andamanensis. Hamadryad, 22(2), 122-123.
ps. 經過一週觀察已證實這些蛋是月經...
[Essay]P. fimbriatus不再有"巨人"葉尾守宮封號


Geckosunlimited的葉尾守宮討論論壇
2008年8月10日 星期日
2008-08-09新進動物

豬鼻蛇翹翹的吻部常被拿來與三色豬鼻蛇(Lystrophis spp.)與所謂的馬達加斯加豬鼻蛇(Leioheterodon spp.)相提並論, 並認為三者組成所謂的異齒蛇科(Xenodontidae). 也因為這樣的特徵, 過去的學者(如Cadle, 1984)即始對Xenodontidae (or -inae)的單系性有些質疑, 但仍然大膽推測這些蛇是由非洲起源, 然後再經由亞洲進入新世界. 雖然蛇類演化學者對於黃頷蛇總科或廣義的黃頷蛇科應該處理為幾個科仍有一些歧見, 不過近年的蛇類高階親緣關係研究(如Kelly et al. 2003; Lawson et al. 2005; Vidal et al. 2007)都指出所謂的異齒蛇顯然是一個多系群(polyphyletic group). 根據Lawson et al.的觀點, 一般的豬鼻蛇與三色豬鼻蛇可置入黃頷蛇科的Xenodontinae中, 然而馬達加斯加產的Leidoheterodon則應該歸屬於大眼蛇亞科(Pseudoxyrophiinae). 然Pinou et al. (2005)與Vidal et al.則認為豬鼻蛇應歸屬於美洲鈍頭蛇科(Dipsadidae)的Heterodoninae. 無論如何, 非洲的翹鼻子和新世界的翹鼻子顯然是趨同演化的結果. 但這個翹鼻子是做什麼用的? Bell在1993年發表於Copeia的文章其實已經指出這種翹鼻子與嗅覺適應有關, 這樣的形態很可能一直被誤判為這些蛇類的共同衍徵. 而且翹鼻子的出現與棲地類型也沒有絕對的關聯性, Bell的文章指出即始是半水棲的種類亦具備這樣的構造.
2008年8月8日 星期五
2008年8月6日 星期三
[New Books]プレコ大図鑑&かえる大百科
2008年8月3日 星期日
[Essay]頸鰭鯰科的飼養

Ageneiosus marmoratus (?) 帝王虎鯨
Ageneiosus sp. 條紋虎鯨 (不是A. vittatus)
Ageneiosus sp. 高背紫虎鯨
這群鯰魚需要極高的溶氧與流水環境, 否則相當容易因為缺氧而掛掉, 基本上牠們比較適合四尺以上的水族箱因為長得實在是太快的, 牠們的混養性其實並不好, 牠們在白天容易受到其它魚類的打擾而受傷, 但夜間捕食的時候又容易傷到其它的魚, 因此這玩意而其實並不是非常適合喜歡大混養的環境. 尤其是所謂的條紋虎鯨與高背紫虎鯨都是較害羞, 對水質要求頗高但又需要吃小魚的龜毛魚種.
Asterophysus batrachus 大口鯨
大口鯨的飼養相信在許多大魚論壇都提到不要提了, 基本上是一種容易缺氧的深水魚, 水質不佳時就變色然後泳姿不正常. 可愛是可愛, 不過混養性也不好, 除非別人都比牠大.
Auchenipterichthys punctatus 大豹鯨
Centromochlus perugiae 小豹鯨
Centromochlus reticulatus 網紋豹鯨
Tatia aulopygia (?) 黑翅白肚鯨
Tatia intermedia 誤稱為銀河豹鯨的東西
Tatia musaica 乳牛豹鯨 (個人認為就只是concolor)
Entomocorus benjamini 忘了中文俗名
小型物種的飼養基本上要注意的是水溫不能太低以免長了白點一發不可收拾, 多提供一下竹管或躲藏處對於這些魚類的生長與繁殖有很大的幫助, 狀況穩定時也接受沉底飼料.
Liosomadoras morrowi 黑色美洲虎
Liosomadoras oncinus 石虎 (=尼格羅石虎)
Tocantinsia sp. 綠魔鯨
Trachycorystes trachycorystes 黑魔鯨 (還有一個白肚魔鯨)
底棲性大中大型種類事實上並沒有外表看起來那麼強壯, 牠們在白天其實也很容易受到一些嘴賤肉食魚類的傷害, 因此最好不要與其它的底棲魚類混養, 以免一大早發生意外. Liosomadorus容易感染水霉菌與急性的細菌性感染, 初入缸時拒食率很高, 如果能夠單獨飼養其實是比較好的.
Trachelyopterus galeatus 木頭貓
Trachelyopterus fischeri 釣魚貓
Tetranematichthys quadrifilis 大型枯葉貓 (據說有進口過)
這三屬的種類都是典型的夜行性種類但在白天燈光微弱時也會游來游去. 對於飼料的接受度比其它同科魚類來得高, 因為對小魚的興趣不是很大, 因此與其它魚類的混養度尚可, 但仍然不建議與小型燈魚混養以免發生意外. 與銀板類(一線銀板除外)與電鰻等怪咖的混養性相當好.
圖片連結自此
[Essay]粉紅三色燈是啥碗糕

圖片由guggi提供
[Essay]砂巨砂巨站起來
註一: 某些巨蜥在爭鬥時也可能以後足短暫站立, 但是尚無其它物種如砂巨蜥可在"平常"便可以後足站立. 至於varanus.nl網頁中所顯示的V. gouldii之站姿圖片是否為V. panoptes之誤訂仍然需要進一步的瞭解.
註二: Eidenmueller & Philippen所著的Varanoid Lizards (Terralog系列)第132頁所顯示之圖片說明澳洲產的V. gouldi gouldi的確也會以後腿站立. (感謝天堂大大提供資訊)
就明明想紅又寫得很誇張
Comments:
(1) 太空梭這種東西在台灣的水族館到處都是啊? 再怎麼養也輪不到這家業者說自己首次引進, 真是號小
(2) 會長到220cm的東西會適合家庭水族箱飼養嗎?
2008.07.31
鴨嘴鱘悠游水族箱 討喜
張澄輝/彰化報導
水族館內各式各樣的觀賞魚,讓人目不暇給,大彰化水族量販廣場業者蕭輝寰,率先從國外引進極為少見的鴨嘴鱘,作為家庭水族箱內的觀賞魚。業者說,前嘴尖長的鴨嘴鱘,它悠游的神情挺像迷你豆腐鯊,好看又有趣。
(1) 太空梭這種東西在台灣的水族館到處都是啊? 再怎麼養也輪不到這家業者說自己首次引進, 真是號小
(2) 會長到220cm的東西會適合家庭水族箱飼養嗎?
2008.07.31
鴨嘴鱘悠游水族箱 討喜
張澄輝/彰化報導
|
蕭輝寰說,鴨嘴鱘正式學名叫匙吻鱘,它有著扁平又長的上頷。鴨嘴鱘屬淡水魚,在台灣市場上不容易看到,他是中部同業當中,率先引進鴨嘴鱘,作為觀賞用的水箱魚。
他說,鴨嘴鱘是一種高經濟價值的食用魚,它跟中華鱘一樣,全身各部位都可利用,魚卵可以製成魚子醬,魚皮可以製革、魚骨和鰾可以製成上等魚膠。
屬幼魚階段的鴨嘴鱘,因為有一條扁長的前嘴,在接受人工餵食時,模樣十分討喜,因此在觀賞魚的市場當中,廣被消費者青睞,是很受歡迎的魚種之一。
一般而言,鴨嘴鱘的成長速度緩慢,大約要養1到1年半的時間才能出售,每隻成魚大約才1斤多重,卻是身價很高的淡水魚。
鴨嘴鱘主要分佈於北美洲密西西比河流域,適合存活的水溫介於攝氏10到18度,屬底棲性淡水魚。食物是靠浮游生物為生,它的前嘴長度,約為體長的一半以上,過去最大體長紀錄,曾出現過220公分。
2008年8月2日 星期六
2008-08-02新進動物
Geoemyda spengleri x 2
Xenopeltis unicolor x 2
Xenopeltis unicolor x 2
澤巨蜥 (Varanus salvator)目前已知有8個亞種分布於巽它大陸, 菲律賓以及小巽它群島. 而菲律賓似乎是澤巨蜥多樣性最高的地區, 共產有三個亞種. 這8個亞種似乎僅在體長以及花紋上具有地區性的顯著差異, 因此將牠們全部擺在同一個種內似乎到目前為止也沒有被質疑過. 雖然Varanus的親緣關係自1940年代起就被討論, 但使用綿密的分類群取樣與現代方法所推測的親緣關係研究成果似乎尚未問世. 黑胸葉龜和琉球山龜(G. japonica)在McCord et al. (2000)的研究之後被認為是該屬唯二的兩個種, 不過琉球大學的高橋亮雄等人在去年於奄美島群的德之島發現了新的化石種-奄美葉龜(G. amamiensis). 這樣的發現證實了奄美島群與沖繩本島以南島群的隔離與奄美葉龜與琉球山龜的分化歷史的關聯. 然而黑胸葉龜也是出名的難養, 先前經驗顯示牠們可以吃蟋蟀, 麵包蟲以及落果, 然而牠們十分不耐高溫, 有點像棕靴, 因此黑胸葉龜實在不應推薦作為寵物, 因為一般人根本養不活. 俗稱月光蛇的Xenopeltis unicolor是第一次見到, 感覺就像兩隻大蚯蚓, 國外的飼養報告通常認為此種不好養, 就算生蛋了, 小蛇也很容易死亡. 目前我們使用非常潮濕的ZooMed墊料當成蚯蚓在養. 得到第一次進食才能知道這樣的飼養方式是否正確.
ps. 看到黑澤巨的爆發力和破壞力之後充份瞭解異型戰場真的不是虛構的.
ps. 看到黑澤巨的爆發力和破壞力之後充份瞭解異型戰場真的不是虛構的.
這不是棄養而是整理箱沒關好啦
(2) 一般球蟒非常便宜, 並沒有身價不凡
(3) 為什麼都是"一般民眾"撿到好料啊?
球蟒被當龜殼花 民宅虛驚一場 2008-08-02中國時報【廖素慧/嘉義報導】
「哇,有蛇!」一條長得如龜殼花的蛇,在嘉義市民宅出沒,民眾發現,驚嚇不已,消防人員前往捕獲,卻是身價不凡的寵物類「球蟒」,研判可能被棄養。前天晚上近九時,嘉義市消防局第二消防分隊接獲報案,有蛇出沒,民眾說是一隻疑似有毒的龜殼花蛇,就在路邊溜來滑去。隊員洪永殷、郭明在帶著捕蛇器抵達現場,發現是一隻寵物類的球蟒蛇,大約有五十公分長。「球蟒」因遭受攻擊時軀體會捲成球狀,把頭部埋在中心,躲避致命性攻擊,因而得名,喜歡在夜間活動,依賴熱窩的感應捕食小動物,人工繁殖的球蟒,大約一萬元以上,身價不凡。分隊長侯世緯說,球蟒是可飼養寵物蛇,若是野生球蟒則屬於保育類蛇,球蟒個性溫馴,吃小老鼠為食物,捕獲時,牠的腹部還鼓鼓的,應該是剛餵飽,若無人出面認領,將交由市政府農牧課處理。
2008年8月1日 星期五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