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5日 星期五

[文獻評介]國際貿易中活體動物進口前風險篩選最佳實務

標題:國際貿易中活體動物進口前風險篩選最佳實務(Best Practices in Pre-Import Risk Screening for Species of Live Animal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作者:莎拉‧賽門斯(Sarah Simons)、美迪‧波特(Maj de Poorter)
年份:2008
出版單位:全球入侵種規劃署(Global Invasive Species Programme; GISP),
翻譯單位:看守台灣協會
譯本連結:http://www.taiwanwatch.org.tw/gisp/risk_live_animal.pdf
原文連結:
http:/www.gisp.org

若寵物貿易包含的分類群來越廣,這種外來物種的風險管理之「引入前先行評估篩選其風險」往往比「引入後再評估如何處理」來得有效且節約經費。風險評估的作法要有效,必須考量生物入侵的發展過程,從進口到逸出至環境並歸化、拓殖與入侵。入侵並不是在拓殖後才發生,而是在逸出後就有可能造成危害。在此提出的評估作法並非一具體架構,而是概念性的指引,可以隨著時間演進而進一步發展。請注意,風險評估是一個演化中的方法論,正持續不斷地受到改善與修正。

在動物輸入前必須注意到「預測擴散可能性」與「預測外來種立足可能性」方面:
一、不同的引入途徑、規劃用途會有不同的逸出之可能性。
二、擬進口動物的在原產地攜帶寄生生物或疾病的可能性。
三、有許多因子影響風險之評估,包括動物行為、生物學因子、以及生物間的交互作用,而氣候匹配度與入侵史則會與歸化成功有一致的相關性。
四、自然的散佈(dispersal)與人為調控的散佈都要納入考量。
五、部分外來種不需要立足或擴散,就可對本土生物多樣性帶來衝擊。

評估風險面臨的挑戰包括:
一、在風險評估中,「其他地方的入侵性」(invasiveness elsewhere)是關鍵因子,但是「入侵」這個詞彙的使用並未標準化。(編按: 在台灣,「入侵」多被定義為「已對生態或人類生活造成危害或有潛力為之」)
二、評估在「種」層級以下的動物,如雜種、品種、植物與疾病的品系、亞種、生物型,這些生物學議題至今仍有爭議。
三、彙整所有入侵種的清單。(編按: 除了清單還包含資料庫,若只有清單沒有背景資料其價值很有限)
四、彙整所有被貿易之生物類群的清單。(編按: 有被貿易之生物幾乎包含全球物種,在業界會有不同的商品名,學界則有同物異名等之困擾)

關於「次國家與區域層級的風險評估」之額外注意事項:
一、由於發展中國家缺少執行複雜程序的能力,因此急需區域性的合作。
二、透過區域合共享彼此的的資訊與分析的服務。
三、小規模的風險評估也很重要。如以洲的規模進行的風險評估,可能會忽略在不同氣候區歸化的不同可能性;此外入侵種對於國境內以及島嶼上脆弱生態系的潛在衝擊,顯然也需要風險評估。

後記: (1) 我認為這個手冊的翻譯怪怪的, 那個中文不怎麼通順; (2) 這個所謂的最佳實務事實上是"最理想概念", 實務上要進行這個手冊中評估建議所需要的資訊對於很多物種來說是無法立即獲得的, 如果列舉了很多的評估項目, 但每一個物種可接受評估的項目卻多是資訊缺如的狀態, 如此的評估建議在實務上根本難以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