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2009-01-06新進動物

Podocnemis vogli 草原側頸龜 x 1
Podocnemis unifilis 忍者龜 x 3

側頸龜亞目(Pleurodira)的親緣關係與分布一直被生物地理學界認為是所謂"岡瓦納大陸分布格局"的最佳例證. 什麼是岡瓦納大陸分布格局(Gondawanan distribution)呢? 一般來說, 若一群生物的現生種以及已知的化石分類群之分布落於非洲東部, 馬達加斯加(或馬達加斯加+印度), 南美洲, 澳洲, 紐西蘭以及南極, 這些在20億年前的三疊紀曾經集合在一起的南方大陸成份, 那麼生物學家就可能會懷疑這些生物的起源是否為"岡瓦納起源", 而其分化伴隨著岡瓦納大陸的序列性分割(subsequent segregation)進行分化. 在淡水魚中被經常拿來當成例證的就是骨舌魚(見Kumazawa & Nishisa, 2000發表於Molecular Biology & Evolution的文章)以及俗稱彩虹魚或美人的黑帶魚科(見Sparks & Smith 2004的文章). 在有鱗類中蚺科(Boidae)的演化(見Vences et al. 2001的研究)則是另一個常見的例證.Upchruch (2007)曾於近年回顧了大量有關於岡瓦納大陸研究的論文, 並且認為許多的研究可能因為取樣的誤差以及未將生物演化歷史上可能發生的絕滅與播遷事件考量在內, 因此誤導了對研究結果的詮釋. 同時分布於非洲(含馬達加斯加)以及中南美洲的側頸龜總科(或稱超科)在過去根據形態與化石證據的推測, 一直被認為是代表岡瓦納大陸分割分化歷史的最佳範例. 也就是說, 過去的假說推測非洲的Pelusios(俗稱西非或東非側頸河龜)與馬達加斯加的Erymnochelys(俗稱馬達加斯加大頭龜)是姐妹群, 而中南美洲的Peltocephalus(俗稱亞馬遜大頭側頸龜)與Podocnemis(俗稱亞馬遜側頸龜)又形成另一外一群. 然而這個假說被Noonan(2001)年的研究所推翻. 他的研究指出馬達加斯加大頭龜其實是亞馬遜側頸龜的姐妹群, 這也就是說, 非洲與南美產側頸龜的分布並不是傳統上認知的岡瓦納分布型. Vargas-Ramírez et al. (2008)的研究更進一步地以多個粒腺體與核DNA序列進行這些側頸龜親緣地理學的探究. 他們指出這群側頸龜的起源約在白堊紀的早期, 也就是約一億年前. 而亞馬遜大頭側頸龜與其它類群的分化年代乃是在白堊紀的晚期, 馬達加斯加大頭龜與亞馬遜側頸龜屬的分化亦在白堊紀晚期, 約7800萬年前. 而亞馬遜側頸龜屬的形成則可能在第三紀的始新世到中新世之間, 這段期間是南美洲區域性乾燥化, 安地山脈大幅隆起以及全球氣候變冷的時刻. 此外, 由於棲地的大量消失以及在非洲與南美洲的濫捕(含肉品市場與寵物貿易), Podocnemis屬龜類的基礎生物學, 例如巢位選擇, 重新回到產卵地, 以及親代照護等行為便對保育政策與棲地經營十分地重要.

台灣在近年大量進口了俗稱忍者龜的物種, 以不少人養寵物喜新厭舊還有缺乏環境意識的習性來看, 忍者龜不管是否可在台灣繁殖, 變成新興外來種已經是指日可待. 陳添喜博士已在其blog中說明這樣的隱憂. 個人認為如果這些龜長大的, 只是在玩家間轉來轉去, 其實都還是好事. 但是最糟糕的仍然是那些亂七八糟的宗教放生, 還有那些有錢沒地方花, 動物養一養不喜歡就往外丟的爛咖.

圖片連結: kamechik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