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6日 星期五

如何避免鼠魚在狗年死掉?人不要太白目就好

我想在所有的淡水觀賞魚中,很少有任何一個類群比起鼠魚來說從採集、運輸到消費者的手中有這麼高的死亡率。就算你養得再久,你也會發現牠們就是忽然來給你一個紅斑或溶鬚。根據多年的經驗,我在此提供各位一個「盡人事」的方案,也就是說,以下這些該做的都要做,如果這些都做了但仍然出事,那就真的是「運氣」。

很多人最愛上網路上問「我的鼠魚為什麼會死」。醒醒吧同學,不要問這種蠢問題。只要是活體生物就是為死,為什麼會死?在人工圈養環境下的野生動物為什麼會死?當然就是因為環境控管有問題啊~ 所以首先讓我們不要問笨問題,而要問對的問題。

好,那就一步一步來告訴大家如何避免讓鼠魚掛掉。每一步都很重要。
  1. 選擇:從國外寄到台灣的DOA(抵達時死亡)是一般消費者無法操之在己的事。但你可以避免讓更多的魚死在自己手裏。所以首先就是挑魚。有些人不懂得如何挑選健康的魚,所以一開始沒幾天魚就會掛給你看。首先有這些症狀的魚都不要買,再怎麼貴再怎麼稀有你的手再怎麼癢都不可以買。如果手癢就去把手剁掉,如果錢太多就拿來送我。

    (1) 太瘦:所謂的太瘦就是身體已經有一點變形、肚子凹入、身體前後有一點緊縮

    (2) 太白:正常的鼠魚不應該慘白,有一點點白都不可以

    (3) 眼睛內凹:鼠魚是少數有靈活動眼肌的魚類,若眼睛有一點點內陷,不會轉都不OK

    (4) 溶鬚:急性細菌感染和亞硝酸過高很容易產生溶鬚,如果可以最好不要買

    (5) 鰓蓋太紅:除透明鰓蓋物種外,多數鼠魚在正常的時候不應該有紅紅的鰓才是

    (6) 肚子空空沒有肉:肚子凹進去或是打個光會透過去都表示這條魚不行了

    (7) 頭部的骨片分明:頭部眼眶附近的骨片如果一塊一塊的界線看來分明,就表示有鬼

    (8) 不活潑會漂:留意,停在地上如果會漂一下,不穩,就表示有問題

    (9) 無法與其它個體集體行動:鼠魚是群聚性魚類,不和別人一起游的個體也不佳

    (10) 明顯有病:腹部或尾柄紅斑、三代蟲、呼吸急促或垂直上浮都是喔~
  2. 運輸:其實任何專業業者都知道寄魚之前要斷食、鼠魚容易在胸鰭下分泌毒素造成傷亡,所以每一隻鼠魚在運送前都要斷食,或一定要分別包裝。我看過太多為求方便而把一堆個體包在一起,結果只不過騎車從水族館回到家,魚就已經倒了了案例。然後在寄送過程中,水量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有些人為了求輕便就使用很少的水,但是少量的水實在是容易引發魚的緊迫,所以寧可多一點水也不要讓魚有出事的可能。再就水溫來說我認為有一個最基本的規則,你就是需要知道那些魚是那些流域來的。一般來說狐狸吻型鼠魚的分布都是中上游,水溫較低。所以我不認為寄送時會需要什麼暖暖包,但在夏季就一定要有冰塊。但若是尼格羅河流域中下游的鼠魚,例如紅頭鼠,我就認為不要被冷到。一般來說多數鼠魚都不怕低溫,只怕高溫。
  3. 檢疫:很多人都不設立檢疫缸,我認為這是錯誤的,請養鼠魚的人一定要有檢疫缸,而且不能只有一個謝謝。所謂的檢疫應該怎麼做呢?

    (1) 對水:水族館的水和家裏的自來水是可以混合的,但一定要慢慢滴慢慢混和,不要急著下缸,千萬不要。在對水過程中降低魚的緊迫是很重要的。

    (2) 檢疫缸的準備:不要買了魚才準備檢疫缸,而是平常就要有檢疫缸。我們研究室通常使用25 cm x 25 cm x 25 cm的爬缸布置。裏面放一個品質穩定,出氣順暢的水妖精,然後鋪上細砂。平常要養水啊,怎麼個養水?除了打氣以外裏面還是會有魚提供硝化菌氮源,要不然臨時弄一個小水族箱就要當檢疫缸是不可能的。請各位一定要隨時準備檢疫缸謝謝。不要馬虎。

    (3) 魚的密度呢?我給大家一個參考。不同鼠魚的體型、習性,都會決定你應該在檢疫缸中放多少魚。有幾個原則:不同水族館(或其它來源)的魚不會擺在一起,這是因為有些水族館的魚缸本身可能已經有疾病橫行,把不同來源的魚混在一起很可能會出事。不同體型的魚不會擺在一起,例如偏好低溫的狐狸吻魚就不會和可耐稍高溫的短吻魚擺在一起。另外狐狸吻型的鼠魚有時候領域性強烈,會在小空間裏就打了起來造成其它魚的緊張,若以15L的水量來說,我認為像黑影鼠那樣的鼠魚只能擺個5-6條,青銅鼠那類的至多3條,短吻鼠頂多8-10隻。真的不可以再多了。
  4. 要給藥嗎?我建議可以給,給什麼藥?就是廣效性細菌性的藥物。但是使用藥物時一定要確保水是新的,過濾系統有清理過,然後不要有活性碳在裏面,而且一定要遵照指示用藥而不是像黃藥一樣,有黃就好,那實在不OK。但是我不建議所有藥一起下亂給一通。例如把細菌性、三代蟲、體內蟲之類的藥通通一次下足,對魚類來說也是一種緊迫。我認為弄清楚魚的狀況比較重要。
  5. 檢疫多久要換水嗎?事實上我認為鼠魚的檢疫時間相當久。我一般來說會檢疫達兩週到一個月,而檢疫完成的判斷指標是魚體飽滿的程度、行為的活潑與穩定性、還有體色的飽和度。如果那條鼠魚的體色沒有到健康的狀況,那就表示不能動它。就好比說長吻雷諾鼠如果還是慘白,而不是這篇文章所附照片的顏色我認為都不要動。換水?要。一般來說多數鼠魚喜歡新水,除非是沼澤型的鼠魚,要不然多數鼠魚都只生存在流水中。我認為頻繁(一週1-2次)但少量(1/3-1/4)換水是合理的。忽然大量換水有時候對鼠魚來說也是一種衝擊。
  6. 日常照顧:哈哈這就是問題所在,檢疫時好好的為什麼有些鼠魚後來還是養不好?問題當然出在以下幾件事啊。請一定要看好,這是最多人白目的地方:

    (1) 不當的鼠魚與鼠魚之混養:當你把對水溫需求不一樣的鼠魚養在一起就保證出事。好比說金背太空飛鼠是一種需要很低溫才能養好的鼠魚,那你把生存在15-20度的魚和紅頭鼠養在一起,那究竟要遷就誰?不好吧。野心不要太大,記得養魚應該要配合魚的習性,而不是你的金錢與個性。養動物就是要配合動物的需求,而不是人的方便,麻煩大家一定要記得。如果沒有那麼多魚缸,就擴缸。如果沒有那麼多地方,就不要養那麼多然後再來死。

    (2) 不應該和鼠魚混養的魚:其實超多的。大家知道嗎?很多魚和鼠魚不應該混養,為什麼?有兩點,第一會咬掉鼠魚的鰭,第二會在中上層快速搶完餌料(尤其是紅蟲),所以鼠魚吃不到就開始餓肚子,然後瘦是救不回來的。那些魚會咬鰭?所有的食鰭魚類都不可以,不要忘了,市面上有超級多中型燈魚會咬鰭,大家不要不信邪喔,有時候就是會發現鰭破或眼珠不見。然後我完全不建議鼠魚和中大型燈魚混養,例如所有的可卡系列。因為牠們吃飼料或紅蟲速度超快,如果你要讓鼠魚也吃飽,那你的餵食量就會大增,也意味著你需要更頻繁的管理濾材與底砂,要不然出事反水的機率會提高很多。

    (3) 使用不對的底砂和擺設:鼠魚的天然環境都是非常細的砂質底床。所以拜託請千萬不要使用什麼粗粒珊瑚砂、宜蘭石、我看到那個都想罵髒話。最好使用的就是細的河砂或熱帶雨林砂之類的材質,然後也不要鋪太厚,我認為0.5-1cm已經可以了。對了,有些人超愛在水族箱裏擺一堆五四三,什麼蚌殼精、皮卡丘、尿尿小童的,還有拱橋。那是三小。通通拿走。要不然你就會看到鼠魚卡死在裏面,或是找不到魚,但最後在蚌殼裏找到魚骨頭的鳥事。鼠魚的生活環境沒有一大堆的朽木(又不是異型),也不需要一大堆水草(不是小型燈魚)。其實只要有粉粉的砂就很棒。當然那個砂不要細到會被吸進濾槽或損傷過濾器的轉軸。

    (4) 不對的餌料:我最怕聽人說鼠魚是吃大便吃垃圾的。幹,跟你這樣說的人才吃大便,他們全家都去吃大便。事實上市面上真的很棒的鼠魚餌料沒有很多,這不是那些餌料爛,而是很多鼠魚是挑食的。有些餌料公司宣稱鼠魚超愛吃點點點,你仔細看,很多鼠魚是會去吸,但馬上從鰓蓋噴出來,沒有吃進去。那種飼料就是沒有用的好嗎?我建議養鼠魚需要使用多元的餌料,因此紅蟲、絲蚯蚓、錠狀黏貼飼料都需要。但有些鼠魚太挑嘴,只能吃絲蚯蚓(例如長吻巨無霸鼠),你就一定要有養死的準備。因為牠們就是那麼挑,請千萬不要有一種鼠魚吃飼料就好的迷思,並沒有,牠們需要多元的餌料。

    (5) 水質與水溫控管:我經常看到有人說養鼠魚不必開冷氣。其實是錯的,多數鼠魚其實都怕熱,若你有本事整天開冷氣是最好。但是如果你無法開冷氣怎麼辦?那麼我建議你千萬不要買低溫與上游的鼠魚回家死,因為稀有物種不能這樣被消費掉。無論你再怎麼拿小電風扇吹牠們就是沒辦法好嗎?強烈建議無法降溫的朋友,請把下游的短吻型鼠魚養好就謝天謝地了。真的,尤其不要沒事養黑影鼠啊啥的,牠們真的超怕熱。此外,濾材的保養與清理一定要定時,而不是想到才做,這是萬萬不可的。很多人就是覺得沒什麼才會在鼠魚忽然死掉時不知道發生什麼事。

    (6) 控制你的慾望不要一直加新魚:鼠魚雖然是群聚性動物,不表示你可以在小空間養一大堆。我高度建議大家要控管密度,包含其它混養魚類。我認為三尺缸其實只能養至多20-30隻鼠魚,以上就嫌太多。此外為什麼要控管密度?因為很多疾病都在高密度時容易爆發而且瞬間造成大量死亡。

    (7) 器材保養:養鼠魚也會煮魚湯嗎?會。台灣有些加溫器很糟很爛,所以你一定要有定期保養與檢修的作業。你就是把加溫器拿出來測試溫度對不對,然後清理石英管表面的藻類,尤其是那個感應器(若有)一定要清理以免影響實際上感測的水溫。

    (8) 疾病要早期發現馬上處理:其實多數的病都不會忽然產生。一定是有一些跡象的。如果不夠胖就要養胖,如果呆滯或破鰭就要隔離治療。我發現有些人無法做到這點,一直等到魚都掛了才上網求助。喂,都死了是要人家幫你什麼忙啊你告訴我呀~ 因此養成觀察魚類行為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9) 保持記錄的習慣:記什麼?水溫、水質(尤其是亞硝酸、阿摩尼亞)、還有魚的行為。稍微有一點不對(例如磨底砂)就應該要馬上處理,而不是過兩天才發現靠北,已經感染三代蟲。一般來說細菌性、真菌性、三代蟲、一般外寄生蟲、體內原蟲這些藥是一定要準備,而不是魚都生病才要求助亂買藥的。 

以上心得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