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而相信很多養龜的人都有這樣的經驗, 有些龜走下斜坡時特別容易摔倒, 而這些容易摔倒的龜中又有一些種類根本無法翻身, 然後因為無法翻身就開始挫屎, 萬一是在大太陽下無法翻身, 或者是翻過來太久, 是有可能導致休克或脫水的. 但是造成龜很難翻身的原因是什麼呢? 一般來說水龜, 不管是隱頸或側頸龜, 都很少有跌倒後無法翻身的狀況. 歐系陸龜或非洲陸龜也很少有翻身困難的問題, 但是為什麼黑靴或紅腿這些森林性陸龜這麼容易摔跤爬不起來且挫屎呢? 這篇論文顯然只就龜殼的形狀進行考量, 而未考慮到龜的行走方式, 體重, 腿部長度以及翻倒後不同龜種間的行為差異. 舉例來說, 緬甸山龜與黑靴腳陸龜的殼型, 體型, 棲地環境與食性皆十分相似, 然而在我們的飼養經驗中, 緬甸山龜在行經陡坡時從來不會翻倒, 就算翻倒也可以馬上翻身. 但黑靴則非常容易摔跤, 而且摔了以後沒有一次成功翻面. 因此我們懷疑殼型是決定龜是否可翻身的主要因素.
此外, 草食性龜類因攝食過多蛋白質造成背甲的不均速生長, 也就是所謂的"隆背", 是否會影響重心與翻身的難易呢?
此外, 草食性龜類因攝食過多蛋白質造成背甲的不均速生長, 也就是所謂的"隆背", 是否會影響重心與翻身的難易呢?
圖片來源: quickswoo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