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9日 星期六
[Article] Catfishes of the genus Auchenipterichthys (Osteichthyes: Siluriformes: Auchenipteridae); a revisionary study
行體內授精的頸鰭鯰科是直是我們相當有興趣的分類群. 其中俗稱"大口藍鯨"的
Auchenipterichthys
屬在台灣的流通量極少. 這個中名或許會令人誤以為牠們與俗稱藍鯨的鯨鯰(
Cetopsis
)混為一談, 不過牠們無論是在分類或習性上都有很大的差異.
Auchenipterichthys longimanus
甚至被認為與熱帶雨林的種子傳播有關. 我們在今年偶爾獲得一條
Auchenipterichthys coracoideus
, 不過當時對於這個物種的鑑定仍有一些疑義. 不是那麼確定倒底是
A. coarcoideus
或是
A. thoracatus
. CJ Ferraris et al. (2005)於Neotropical Ichthyology所發表的
文章
回答了我們的疑惑. 這篇文章指出
A. coracoideus
與
thoracatus
的鑑識特徵在於臀鰭軟條數倒底是多於26條或是少數25條 (聽起來真的沒有差很多). 這條魚比起其它的同科魚類來說並沒有飼養上特殊的需求. 不過牠們的索餌沒有
Tatia
屬那麼活潑, 因此在混養時得注意是否會因此搶食不到飼料而消瘦.
魚隻提供:
APT
圖片連結:
Neotropical Ichthyology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