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8日 星期日

閃光蜥(凱門鱷蜥)的演化起源

秘魯鱷蜥(=圭亞那鱷蜥)(Dracaena guianensis)與巴拉圭鱷蜥(Dracaena paraguayensis)一向被認為具有高度的演化與保育意義甚至是高經濟價值的生物. 秘魯的Ucayali農場目前據說是唯一可合法繁殖並出口秘魯鱷蜥的農場. 這個深受囑目的物種的種小名是"圭亞那"之意, 然而為什麼牠又一直被稱為秘魯鱷蜥? de Massary et al (2000)發表於荷蘭萊登自然史博物館所發行的Zoologische Mededelingen的文章則說明了1801年由Daudin所描述的D. guianensis的模式標本的重新發現經過以及這個物種在法屬圭亞那重新被發現的經過. 事實上秘魯鱷蜥幾由秘魯出口但長期以來未在圭亞那採獲的情況深深困擾著相關學者. 而這篇文章則發現藏於荷蘭萊登自然史博物館的標本是一具填充標本, 其骨骼事實上存於法國巴黎自然史博物館的動物學部門. 其模式產地長期以來被認為是Amapa, 但經確認後更正為Cayenne. Dracaena與其它美洲蜥科動物的親緣關係在過去一直有數個不同的假說. 有些學者認為Dracaena與鱷尾蜥屬(Crocodilurus), 然而有些學者則認為牠們與南美蜥的關係較為接近. Giugliano et al. (2007)年的論文則利用12S, 16S兩個mtDNA序列資訊以及形態資訊重建了美洲蜥科動物的親緣關係並推測其分化年代, 結果發現Dracaena, 南美蜥以及鱷尾蜥形成一個尚未解析的分支群, 而牠們的分化年代約在漸新世的早期, 也就是南美大陸正漸與南極分道揚鑣並漸往北美方向漂去, 並開始形成大量特有動物的年代.

圖片連結: TheEclecticArtisan之flickr相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