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9日 星期二

放生眼鏡蛇為保育?(轉載)

放生眼鏡蛇為保育?



作者:毛俊傑(國立宜蘭大學自然資源學系)

眼鏡蛇。圖片來源:毛俊傑在 海拔1000公尺左右的東部山區道路上,研究生阿翰在路上發現了一條看起來像是剛被車壓死的大型眼鏡蛇個體,基於工作習慣及好奇心的驅使,伸手正要拉起這 條身上停了許多蒼蠅的眼鏡蛇屍體,查看腹部的顏色與身上的花紋,不料此時發現,這條看起來像是已死的眼鏡蛇仍然活著,並立即抬起頭來,怒視著阿翰!

撿拾道路上的蛇屍,為台灣的生態調查人員,進行蛇類分布及動物相調查中最常利用的一種方式,令人好奇的是,總是會在不對的地方,大量發現不屬於當地環境會出現的蛇,甚至是蛇屍,眼鏡蛇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在台灣分布的眼鏡蛇,外型上有兩種明顯的差異,一種為體背及腹面頸部以下體色全黑,體背部有明顯的細白環(圖),主要出現於馬祖、金門、台灣中央山 脈兩側的低海拔山區及東部平原。另一種為體背棕褐色,身上間雜有不甚規則的白斑,有些個體略呈白環,腹部黃白色或灰白色,主要出現於台灣西部平原。這樣的 差異究竟是不同種類間的差異,亦或是地區型,根據台灣師範大學林思民老師等人所進行的分子遺傳研究發現,兩種色型的眼鏡蛇,均屬於同一種類,隨然外表顏色 差異頗大,但遺傳變異十分低,推測可能因為環境的適應,各自演變出不同的體色差異。但為何會在1000公尺的東部山區發現屬於西部平原特徵的眼鏡蛇,所有 的證據都指向了人為放生活動!

遭車輾斃的眼鏡蛇。圖片提供:毛俊傑眼 鏡蛇為中大型蛇類,以蛙類、鳥類、小型哺乳類及蛇為主食,根據我過去進行的攝食行為研究發現,眼鏡蛇當面對不同的獵物時會採取不同的捕食方式,這些方式往 往都與獵物的特性及行為相對應,當捕食鼠類為食時,由於受攻擊的鼠類會對來襲的蛇類進行反擊,加上鼠類對蛇毒的反應速率快,因此眼鏡蛇採取的策略是攻擊後 隨即放開,任由獵物離去,待獵物毒發死亡後,再循著氣味找到獵物吞食。但當捕食的對象為不會反擊的蛙類與鳥類時,由於受到襲擊後蛇毒在體內發作的時間較長 (蛙類)或可逃離的距離較遠(鳥類),眼鏡蛇即會採取咬住不放的方式避免獵物脫逃。

這些大量被人為放生的眼鏡蛇,進入了原本未分布的區域之中,為了生存,必須試著去捕食當地的原生動物為食,造成當地生態的干擾,使得一些原本數量就 已經稀少的中海拔特有種生物,面臨更大的生存壓力。但這些都還是屬於放生後存活的少數眼鏡蛇個體所造成的可預期影響;在這些眼鏡蛇身上所帶有的寄生蟲及其 他致病性病原性生物,隨著這些存活個體,進入原本不曾入侵的環境所造成的潛在影響及改變,則無從評估,因為此類對自然生態的傷害,往往在多年之後才會逐漸 顯現,甚至已經造成影響而不為人知!

在進行調查的區域中,我們仍不時會在遠離道路的樹林內發現這些放生眼鏡蛇的蹤跡,但礙於現有相關法令對於不當放生的保育類野生動物的處理方式及規定 不明,儘管發現其蹤跡卻無法進行任何的處理。多數的個體可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不是在飼養運送過程中,留置的環境不良造成個體受傷、脫水、饑餓導致健康狀況 不佳,甚至是同種相食;或是在野放後不久即遭到來往的車輛輾斃於路上;再者在放生後無法適應中海拔山區氣溫較低的環境而死亡!

最近幾年諸如此類的非保育類或保育類的原生物種由西部族群遭民眾放生至東部(如白頭翁、眼鏡蛇),或是將南部的諸羅樹蛙放生至北部,種種島內非自然 狀況下的生態入侵案例層出不窮。當民眾進行放生時,往往強調著他們是在做所謂的生態保育或動物保育,但是當你在未經評估就進行動物放生,降低了台灣因地形 隔離所創造出來的生物多樣性,進而可能導致放生區域的其他原生物種或生態系受到影響,甚至進一步壓縮當地原有珍稀物種的生存空間,試問這樣的放生是保育 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