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1日 星期五

2008-03-21新進魚種


Oxymormyrus boulengeri (= Mormurops boulengeir) x 10
Mormyrops engystoma x 10
Polypterus weeksii x 2 (約30cm帶外鰓的小魚)

說實在的養這些弱電魚總是怕怕的, 因為太容易因為混養不當被打爆然後就掛掉. 發電的魚類不少, 不過絕大多數的研究著重於南美的裸背電鰻目(Gymnotiformes), 非洲的指吻魚科(長頷魚科)(Mormyridae)以及裸臀魚科(俗稱的尼羅河魔鬼)(Gymnarchidae)的電生理(請見嚴宏洋老師的研究), 集體獵食, 智力, 發電器官的分布, 共域物種的發電行為與交流, 以及南美與非洲發電魚類的平行演化. 有些美國國防部支持的計畫甚至針對尼羅河魔鬼的體型進行流體動力的研究以供潛鑑設計的參考. 不過這麼多的研究似乎就是很少提到這麼會打架的弱電魚倒底要如何長期飼養? 互相攻擊的原因是social rank? 體型? 空間? 食物? 還是水質讓牠們抓狂? TA Terleph (2004, The function of agonistic display behaviours in Gnathonemus petersii. Journal of Fish Biology 64 (5) , 1373–1385)在這篇文章中認為互相攻擊的因素是體型上的差異, 其實討論象鼻魚間的敵對行為(agonistic behaviour)文章一堆, 可是沒有建議倒底如何在水族箱飼養這些魚類時避免敵對行為? 有些飼養者建議應該採用高密度混養(但是在大空間還是小空間?)才能有效防止dominant individuals的產生, 但有些飼養者認為應該採用低密度養殖, 不過不管那種說法都沒有什麼研究數據支持. 大概是一般人很難買得起一兩百隻的象鼻並且忍受做實驗帶來的傷亡吧?

康乃爾大學的Hopkin group以研究非洲弱電魚的電生理, 行為, 系統分類與演化著稱:
http://www.nbb.cornell.edu/neurobio/hopkins/publication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