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ago loricatus (syn. maculatus) x 20
Corydoras adolfoi x 2 (ex Sao Gabriel)
Aspidoras pauciradiatus x 15
好久不見的Phago (叫什麼非洲火箭, African Pike-headed Characin)又進來了, 好, Phago是食鰭性魚 (fin-eater), 這種機車的食性倒底是怎麼演化來的? 抓了20隻, 就已經互吃到尾鰭都有破, 然後現在在缸裏吃紅太陽, 白鼠和朱文錦的鰭, 鰭倒底有什麼好吃? 魚翅不就是膠原蛋白嗎? 這樣吃是皮膚會好嗎? 鰭比起肉來說不是應該是比較差的營養來源嗎? 意思是魚翅必須多吃一點才活得下去? 吃鰭容易造成獵物要死不死的, 這樣會爽嗎? 這麼浪費資源的取食行為為什麼會被演化保留下來呢? 是因為南美洲熱帶雨林的物種豐度高到一種可以讓這種食性演化出來的地步? ( 顯示為社會安和樂利豐衣足食所以人心思變就會搞一些有的沒有的) 或是吃鰭其實是不得已的? 只因為其它的食性都已經被其它的分類群使用到飽合呢? (顯示為其實人家也知道吃肉不錯可是因為嘴巴構造只能說啾咪所以也只有鰭能吃)
吃鰭與吃鱗片(scale-eating)這類"另類食性"在各主要輻鰭魚的clade中似乎都存在, 比較有名的就是Lake Tanganyika裏慈鯛科Perissodini族(俗稱XX炮彈)的食鱗性慈鯛, 食人魚類(尤其是幼魚), 還有假的魚醫生. Scale-eater的演化有較多的文章討論, 但是fin-eater的演化來源似乎相對來說就少多了, 有個在日本東京大學海洋研究所的法國人Sebastian Lavoue曾經口頭報告過他對非洲食鰭魚類的演化來源研究, 但似乎是還沒發表. 不過在1990年, Tyson Roberts倒是發表了一篇相當有意思的有關食鰭性的真琴脂鯉(Eugnathichthys)屬對倒游鯰屬(Synodontis)的掠食性擬態專文. Roberts指出琴脂鯉科(註一)中含有幾個食鰭性的屬, 其中Belonophago, Phago, Eugnathichthys為絕對食鰭性, 而Paraphago與Ichthyborus(=Phagoborus)則可食鰭或捕食較小的整隻魚類. 以Phago來說, 其獵物範圍涵蓋棲地環境裏所有魚種, 也就是說Phago是沒有獵物專一性的. 這幾個屬在Citharinidae內自形成一個monophyletic group (可以稱為機車clade嗎?), 奇妙的是, 南美不論是河流或湖泊都有許多的食鱗魚, 非洲只在坦干依喀湖有食鱗魚, 但非洲的河川中並沒有食鱗性魚的存在(Phago是食鰭性的並不食魚鱗), 而非洲所有的外寄生(ectoparasitic)魚類都是食鰭性的(然而Roberts並沒有提到非洲有什麼外寄生魚類). Roberts在這篇文章中特別花了兩個段落談到Eugnathichthys與其獵物在體色上的相似性以及aggressive mimicry的存在是否印證這些魚與人類有相似的色覺? (一般認為魚只能判斷灰階色彩), 或是這些魚只能判斷灰階色彩, 而這些在人類視覺中看起來亮眼的色彩只是增強了灰階變化與對獵物與掠食者間的視覺混淆?
相關文獻:
Roberts, T.R. 1990: Mimicry of prey by fin-eating fishes of the African characoid genus Eugnathichthys (Pisces: Distichodidae). Ichthyological Exploration of Freshwaters 1(1): 23-31.
註一: 所謂的琴脂鯉科與二列齒琴脂鯉科在分類上以及中文名的使用有一些混淆, 根據比較新的親緣關係研究, Distichodidae與Citharinidae為姐妹群, 但過去也有作者認為Citharinidae應與Distichodidae合併, 而中文即合稱"琴脂鯉科"(有效科名為Citharinidae而不是Distichodidae), 若採取認可兩個科的分類系統, 那麼Distichodidae就應改稱二列齒琴脂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