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0日 星期日

2008-07-20新進動物


Epicrates cenchria cenchria 巴西彩虹蟒 x 2 (感謝某大大的割愛)

Epicrates這個屬的興趣除了看起來漂亮以外, 另外就是牠與水蚺(Eunectes), 紅尾蟒(Boa constrictor)這個新熱帶區的clade居然是馬達加斯加地蚺(Acantophis)與馬達加斯加樹蚺(Sanzinia)這個clade的姐妹群. 但是這個分布格局是岡瓦納分布型嗎? 這種分布於馬達加斯加與新熱帶區, 卻未見於非洲大陸的分布格局亦見於其它兩群爬蟲, 也就是鬣蜥科的盾尾蜥亞科(Oplurinae)以及側頸龜科的Podocneminae (也就是忍者龜+馬達加斯加側頸龜那類的). 根據Vences et al. (2001, Copeia 2001(4): 1151-1154)的研究, 他們認為這個分布格局具有四個可測試的假說: (1) 這些物種可能曾經存在於非洲大陸, 並經由莫三比克海峽到達馬達加斯加, 但牠們在非洲大陸的niche已經被取代; (2) 這些物種可能經由可能於新生代存在於印度次大陸與馬達加斯加間的陸橋由亞洲進入馬達加斯加; (3) 牠們有可能在白堊紀晚期經由南極的凱爾蓋倫高原(Kerguelen plateau)進入馬達加斯加; (4) 牠們也可能經由貿易風的協助自東南亞跨洋性播遷到馬達加斯加. 所以這些蚺蛇的分布可能吻合那一個假說呢? 第一個假說或許可以拿來解釋Podocneminae側頸龜的分布, 因為這類龜的化石在非洲大陸上已經被發現. 然而不管是鬣蜥或是蚺蛇皆廣布於三疊紀晚期的勞拉西亞大陸(Laurasia), 因此Vences et al.便認為這些((巴彩+紅尾)+水蚺)+(馬島地蚺+馬島樹蚺)的共祖較可能是在新生代由勞拉西亞大陸經由當時往北漂移的印度次大陸所建立的路橋進入了馬達加斯加島. 而這個格局和所謂的岡瓦納格局也是沒有關係的.

圖片連結自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