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日 星期一

2009-02-02新進動物與魚隻

Trachelyichthys exilis 愛莉斯迷你貓 (=伊莉斯貓, 黃金龍貓) x 4 (另參考rva網頁)
Dysichthys (?) quadriradiatus (?) 白玉環五弦琴貓 x 2 (進口到台灣的類似這隻)
Amaralia hypsiura 岩石五弦琴貓 (=岩石斑鳩貓) x 3
Ageneiosus sp. 紫藍虎鯨 x 2
Hemigrammus sp. 森巴紅尾燈 x 4
Phenacogaster pectinatus (?) 水晶燈 x 5
Serrasalmus geryi 印第安武士 x 1
Tiliqua sp. Irian Jaya x 1
Uromastyx geyri 尼日王者蜥 x 1 (參看dizzypoint的網頁)

今日主題是那隻俗稱印第安武士的傢伙. 我們沒事不會養真正的"食人魚", 也就是Pygocentrus這種惡狠狠的東西. 整體來說, 這的科的演化是從乖到不乖的方向走(見此圖), 從群聚性到個體到個體之間越來越aggressive. 很多飼養者都認為Serrasalmus屬的魚最好不要混養, 主要是因為某些種類(或多數種類)都具食鰭性, 而個體之間的相互攻擊相很容易造成重大的傷亡. 專業的飼養者其實都一再地強調 - 你的小小水族箱不是大自然, 就算這些魚在野外是群聚性的, 並不表示牠們在你的水族箱裏就會相安無事. 這個youtube影片看起來似乎告訴大家印第安武士是一種可以複數混養的魚. 但是請注意這個人是"單種飼養"且"水族箱夠大". 此外, 這整個科, 也就是鯧脂鯉科 (或亞科), 基本上已經被不明究理的媒體, 科學家還有所謂的生態保育人士被妖魔化了. 很多媒體在一些搞不清楚狀況的保育專家或科學家的說詞下深信這整科的魚都是惡狠狠的食人魔, 類似什麼人一跌進水中就會被咬到連內褲都不剩. 但很多的研究報告指出多數的攻擊行為只發生在很少的特定情況, 而且整個刻板印象可能都只是來自於大驚小怪過度放大的19世紀末或20世紀出殖民探險者的故事. 不過飼養這類的魚(指的是在演化上較晚近出現的幾個屬, 而不是什麼銀板這些植食性或雜食性的類群), 仍然是有風險的. practicalfishkeeping做了幾個建議:
  1. 沒事別在亞馬遜流域游泳, 尤其身上有傷口的人. 而且許多報告指出在那種地方洗澡被看似可愛的小豹鯨"游進去那裏卡住"所產生的傷害可能還比較大
  2. 攻擊性較強的種類其實只有在乾季水位下降, 牠們的個體密度高時比較可能發生
  3. 多數的攻擊事件發生在人類聚落密度較高的地方
  4. 較具危險性的種類對於噪音和干擾容易產生反應, 尤其是小孩子玩水最容易誘發攻擊 (阿就, 吵個屁啊, 當然咬你啊)
  5. 經期來了別下水, 理由應該不用再講了
  6. 不要亂丟垃圾尤其是腐敗的食物進入水中, 因為這樣可能會引來魚群聚集 (也就是亂丟垃圾引來禍害是人自找的)
  7. 若當地人警告你某處有食人魚不宜游泳, 最好要聽勸告
魚隻與動物來源: 石頭水族, 華洋貿易, 有魚水族, aquaprojecttaiwan
圖片連結: rva, piranhaware.co.uk, 樂天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