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5日 星期五

訂定非貓狗寵物之動物福利標準的要件與實務

講到動物福利或動保法,我相信大多人想到的都是貓和狗貓和狗貓和狗,頂多加隻兔子和黃金鼠,以上通稱毛球動物。當你在媒體上看到動保議題,也通通都在談貓和狗貓和狗貓和狗。不是說貓狗不可愛不親人,但是啊,動物福利議題從來就不應該只有貓和狗,行政資源、教育訓練、學術研究、法規政策,也不應該只看見貓和狗,尤其是都會裏的貓和狗。我們的動物保護法說得清清楚楚,所謂的動物就是受人圈養的脊椎動物。所以呢,軟骨魚、條鰭魚、兩生類、爬蟲類、哺乳類、鳥類就通通是動保法適用對象。我們的動保法很清楚地說明這個法就是要防止動物受到虐待與傷害,而且還有飼主的責任喔~ 但是為什麼我們只有對貓狗具有一些(自以為很懂的)知識,但是對其它動物無動於衷呢?

雖然台灣每年都會辦一些什麼寵物用品大展或是寵物嘉年華,但是你幾乎不會在這樣的場合看到貓狗以外的生物。為什麼?因為整體來說寵物社群的分眾是非常細緻的,但是當媒體、政策與比較懂運作的團體配合久了,大眾看到的寵物業、政策與社群就只有貓狗。

有些人接觸的動物一開始就是被人類馴化(domestication)很久的動物,例如像貓狗這些和人在一起長達至少一萬年的馴化動物,還有傳統禽畜、勞役動物、毛皮動物與狩獵動物。但有些人接觸動物的起點是野地,是野生動物。當各式各樣的動物早在19世紀隨著各殖民帝國的貿易與需求被採集、運輸、販賣、飼養、與繁殖後,我們就不能天真地以為寵物或動物福利議題只限用於我們小小認知世界中的少量物種,被人類利用的動物絕對不只有部份人以為的貓狗而已。


根據我們研究室長年以來的統計,曾經輸入(無論是合法非法)台灣的淡水與陸生動物(不含海水)便高達4600多種。
在台灣除了貓狗以外,不管是觀賞魚、觀賞鳥、兩爬與非貓狗哺乳類都有非常多的社群存在。以觀賞魚來說,至少有大型魚、水草魚、鯰魚、湖產慈鯛、人工慈鯛、短鯛、孔雀魚、海水魚等等社群。每一個社群的飼養與消費文化都不盡相同,當然,每一個社群對動物的感情也有差異。在這裏我先不談人對動物的雙重標準,也就是「為何A是寵物B是食物」這樣的道德難題。我先談一個實際的問題:當我們面對的動物種類很多,很多,很多的時候,在實務上要怎麼落實動保法的精神?

在台灣絕大多數的動保團體都把火力與重點擺在貓狗,少數會愛屋及屋到鼠兔。這些社群偶爾在社團上會貼一些其它動物的萌照,但是請留意,一定是哺乳動物或是一般人熟悉的極少數動物。大概只有動物社會研究會和關懷生命協會會思考貓狗以外動物的動物福利標準這樣的議題。所以動社會曾關切經濟動物(例如灌水牛以及神豬比賽)議題,然後現在動社會也開始關切非貓狗寵物的議題。

為什麼要關切非貓狗寵物的動物福利議題?因為:
  1. 絕大多數的非貓狗寵物都尚未被人類馴化的動物品系,也就是說,它們多半就是野生動物或野生型。每週或幾乎每天,都有非常多的脊椎動物(以魚類及兩爬為大宗)被輸入台灣,在市面上流通,它們的運輸,包裝,蓄養,展示,販賣,持有等等都是沒問題的嗎?
  2. 有為數不少的動物具有入侵性,一旦被棄養,或是被刻意放養,就會造成生態災難;
  3. 更有一些動物對人身安全是有威脅的,例如某些大型蟒蛇、某些巨蜥、強電魚、毒蛇或毒蠍,而動保法第8條便限制了電鰻與食人魚這類對人身安全有威脅動物的輸入與販賣;
  4. 更重要的是,絕大多數的動物都在水族館、爬蟲店、寵物量販店販售,那是這一代小朋友大朋友接觸大量動物的場合。他們看到動物被怎麼對待,他們就可能以為那樣是正確的。所以業者本來就有義務提供一種正確教育民眾如何好好對待動物的場所。
我們有沒有在寵物店中看到非貓狗動物被不當對待呢?當然有。但是什麼樣的情況是不當的?什麼樣的情況可稱為虐待?這就需要設立福利標準。而福利標準的設置就得同時基於對大多數動物的廣博知識、對圈養繁殖環境的瞭解,以及對行政、教育、科學研究體系的掌握。如果我們真的打算為非貓狗寵物訂定動物福利要件,應該怎麼思考呢?
  1. 先弄清楚市面上恆常流通的動物有那些?有多少?是什麼?
  2. 再想想究竟應該管什麼?那些是商店自行管理?那些是社群約束?那些是民間團體自行訂定辦法?然後那些是政府應該以公權力介入稽查與輔導的?
  3. 除了運輸、展示、販賣、持有、繁殖以外,還有沒有其它議題呢?
  4. 一體適用的原則是什麼?那些事項應該要依物種而定?
  5. 在各縣市政府的執法與承辦人員的本職專業、所屬局處室、以及承辦業務之間不見得有關聯的現實下,要如何進行教育訓練?如何稽查?如何輔導?如何改進?又如何評估成效?
我來舉幾個例子,讓大家知道非貓狗寵物福利標準的訂定有多困難,但又可以怎麼做。


假設店家展售皮卡丘(龍貓、南美絨鼠),不給它跳台、給它含水量過高的食物、不給沙盆洗澡、籠子的網格過大使得牠可能會踩空、溫度高於25C、沒事給它大燈泡(牠是夜行性動物),那麼我就會認為這整個就是在亂搞。但如果今天一個沒有常識的稽查人員看到這隻大老鼠躺在那邊,以為在睡覺,覺得無所謂就走了,那這種違反動物福利的行為就被忽視了。
那這幾條魚這樣擺在裸缸有問題嗎?沒有底砂是ok的嗎?這樣看起來或許不自然,但這是OK的,為什麼?因為鼠魚本來就是群聚性物種, 然後以暫時性展出來說,裸缸反而可以降低感染的風險(換水好換),所以對動物是好的。然而在長期飼養上,合適的底砂就變得很重要,如果有店家使用粗粒珊瑚砂,我就會覺得是非常不專業的作法。
那這個網片是及格的嗎?不及格。為什麼?因為這種網片並不是點焊網,容易生鏽(這是半水生巨蜥的飼養空間),此外一鏽的話,巨蜥一抓籠片就破了,這對動物對人來說都不是好事。再加上有些人沒事愛給巨蜥剪爪子,如果沒剪好,網目大小不合適使得巨蜥爬不上去,這也是不及格的。


這個陸龜在磁磚上走是OK的嗎?這類森林型陸龜可以把身體撐離地面一段距離,牠們的腳趾在這種止滑磚上行走也還可以,但如果是莽原型的大型陸龜甚至是大型象龜,就不應該養在這種地方,為什麼?因為牠們的四肢比較無法把身體撐高,在滑溜的地板上容易造成肩關節的磨損。如果有業者宣稱要拿這種環境當繁殖場,也一定是不可以的。連產卵場都沒有是要當什麼繁殖場?

我才舉三種動物就已經有人跟我說「感覺好麻煩是要怎麼管?」但我認為被拿來當寵物的動物雖然繁多,然而如果有心學習國外的經驗,並好好利用各相關科系(動科、生科、獸醫、水產、漁科等)的人才,要推動這樣的措施與管理並沒有想像中那麼複雜與困難。當然首先要做的就是多瞭解各種動物,多認識牠們的天然需求,以及在人工環境下的管理現況,然後把動物依類群與經常發生的問題分類,把優先管理重點找出來,就比較有可能訂定出一套不需要付出太多行政成本的辦法。此外,我認為在要求政府介入管理的同時,也一定要讓所有的業者體認到提升動物福利品質其實有利於經營。如果消費者能好好愛惜與善待動物,而不是把動物當成裝飾品或耗材,整體的商業環境也比較不會陷於拼價與短命商品的惡性循環中。這也就是說,相關的協會與工會應該要負起一些責任,而不是只等著和政府合辦一個熱鬧的博覽會,但從頭到尾沒有培養出任何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