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8日 星期四

我認為毛球動物飼主和非毛球動物飼主完全就是兩個次元的族群, 根本難以溝通, 重點是, 人肉搜索揪眾刑求就是暴民

Taiwan Panorama 台灣光華 / 主編推薦 / 內文:網路正義?網路暴力?人肉搜索
2010年10月第069頁

網路正義?網路暴力?人肉搜索
文•王婉嘉

從匿名走向實名
傳播學者、台藝大廣電系主任賴祥蔚對此則認為,人肉搜索本身是一種中性工具,端看如何運用,但在新媒體時代,未來公私領域的分野只會愈趨模糊,如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前主席弗勒即為「公共利益」(public interest)下了個極廣泛的定義──只要是能引起公眾「興趣」(interest)之事皆屬之。賴祥蔚指出,網路時代處處現蹤的現象已難避免,只能勸網友預先自保,提高保護個資意識,但對於已選擇在網上公開的資料,也要有心理準備,人人都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被搜索的主角。權自強則提出另一個反思的可能性:如果個人隱私權實在難以保障的話,是不是乾脆反其道而行,仿效韓國在網路上採取「實名制」,讓一切攤在陽光下?網路普及率高、上網人口佔國民75%以上的韓國,近幾年也同樣面臨人肉搜索帶來的各種正反效應。幾起人肉搜索、網路流言的重大負面新聞,不僅讓當事者不堪其擾、罹患精神疾病,甚或偶像歌手Unee、女演員崔真實均因「人言可畏」而自殺身亡。這一系列悲劇事件,也讓韓國社會輿論開始反思,並凝聚出對網路實名制的共識,將此視為是減少網路暴力的最佳解決之道。而自2002年即由韓國官方提出的實名制概念,也在關於是否侵犯網友隱私權、是否箝制了言論自由等疑慮爭議下,逐步從法律、監管等層面落實,直至2008年正式上路。目前全國35個主要網站都採實名制,登錄這些網站的用戶在輸入個人身分證號碼等資料並得到驗證後,才能張貼文章,讓每一個網路發言帳號,都能在現實生活找到相對應的身分,藉此提高網路使用者的道德意識;而為了保護發文者的隱私,此制仍允許網友在通過身分驗證後,以代號、化名等替代真實姓名。權自強說,如此一來,網友雖表面上仍享有「匿名」的特權,但總是心有顧忌,不可能再像從前那樣悄悄躲在暗處、四處丟別人石頭。而乍看之下,這種作法好像走回虛擬世界崛起前的回頭路,「但又是誰說虛擬世界一定得和真實世界切割,兩者一定是兩條平行線呢?」他問道。而「亦正亦邪」的人肉搜索,展現人性的正義和互助,但也暴露粗暴失衡的醜陋面。如果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在可預見的將來,擺盪在天平兩端的人肉搜索,又會傾向何方?

當心搜索!防窺6招
  1. 註冊網站時選擇不公開電子信箱,若a需公開,則信箱帳號與常用網路帳號應有所區分。
  2. 不要公私不分,均使用同一信箱或MSN,讓老闆得以觀察你的私生活,網友也能輕易獲取真實身分。
  3. 許多網路族都以生日、身分證字號為密碼,極易被拆解識破,因此不在網上透露生日等個人資訊,以免帳號遭盜用。
  4. 與陌生網友聊天時,儘量迴避個人隱私問題、張貼照片,或曝露詳細住所等,視訊聊天時也需格外謹慎,提防有無遭到側錄。
  5. 在外使用公共電腦時,切勿勾選記憶密碼功能,離開時也要清除所有的網頁瀏覽紀錄。
  6. 以上均屬技術問題,但歸根究柢,網路風波多由現實中衍生,謹言慎行,不做可能結怨招嫉、干犯眾怒的事,永遠是最佳的自保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