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5日 星期六

2010-12-25新進魚隻

Macropodus hongkongensis 香港鬥魚(採自廣東江門市新會) x 25
Macropodus chinensis 圓尾鬥魚(朝鮮鬥魚) x 15
Siniperca undulata 波紋鱖 (波紋克萊斯勒) x 1
Siniperca chuatsi 桂花鱖 x 1
Siniperca obscura 暗鱖 x 1
Sarcocheilichthys sinensis (胭脂鯉, 斑節鰉魚) x 8
Sarcocheilichthys nigripinnis 黑鰭鰁(花斑黑鰭鯉) (廣東清遠) x 8
Sarcocheilichthys parvus 小鰁 (浙江杭州) x 8
Crossostoma stigmata 斑紋纓口鰍 x 5
Pseudogastromyzon fangi 方氏品唇鰍 (浙江擬腹吸鰍, 浙江豹紋爬岩鰍) x 5
Pseudogastromyzon sp. Purple fin 紫鰭琵琶 x 10
Beaufortia kweichowensis 貴州爬岩鰍 x 10
Leptobotia tientainensis 天台薄鰍
(黃金豹紋鰍) (以紫薄鰍Leptobotia taeniops名義輸入) x 4
Tachysurus gracilis 細身擬鱨 (葛麗絲鯰) x 8
Sineleotris saccharae 薩氏華黝魚(=薩氏小黃鼬魚, 桔彩蝦虎) x 10
Rhinogobius zhoui 周氏吻蝦虎 x 4
Rhinogobius sp. 菊花吻蝦虎 x 4 (這名字看起真是妙不可言)
  • 鱖魚倒底是怎樣的一群魚啊? 養魚養很久的人應該會覺得, 怎麼鱸形目(Perciformes)裏有一些淡水魚看起來不管在外型或行為都很類似呢? 尤其是那些幼期有著靜靜躲在水草枯木間伏擊小魚行為的類群, 什麼枯葉魚, 日行虎, 西非戰神等等, 牠們之間有關係嗎? 或者這樣的行為只是在鱸形目內各科間的趨同演化? 淡水性的鱸超科(Percoidea)中有著這種ambush predator的類群, 根據我的認知有: 葉鱸科(Polycentridae), 南鱸科(Nandidae) (亞洲與非洲的枯葉虎), 尖嘴鱸科(Latidae)(淡水性物種), 擬松鯛科(Datnioididae)(日行虎什麼虎的), 另外就是今天要講的鱖科(Sinipercidae). 不過這些科之間的關係其實不大, 例如南鱸科事實上與葉鱸的關係沒那麼近, 反而與變色龍(Badidae)比較近, 但是變色龍並沒有這種伏擊行為. 而鱖魚雖然看起來根本就像放得超大的枯葉虎, 但是這個科和南鱸一點關係也沒有. 但是和誰有關係卻眾說紛云. 鱖魚在過去曾經被擺在鮨科(Serranidae)或真鱸科(Percichthyidae)中. 2007年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的團隊使用cytb基因的分析結果顯示鱖魚科的兩個屬, 鱖屬(Siniperca)與少鱗鱖屬(Coreoperca)可能並不構成一個單系群, 其中少鱗鱖被認為是北美洲的太陽魚科(Centrachidae)的姐妹群. 但是到了2010年, 同樣的團隊使用更多的基因, 但使用兩個"不知道怎麼選的外群物種", 花鱸(Lateolabracidae)科的斑點花鱸(Lateolabrax maculatus)與鮨科的東方鱸(Niphon spinosus)進行研究以後, 鱖魚又變成了一個單系群. 這看起來實在是太像是操控研究結果了. 所以呢, 我覺得在鱸形目內部關係一團亂的時候, 鱖魚是誰的親戚就不重要了, 好吃就好了. 鱖魚在水族市場上並不是經常流通的物種, 在台灣可能有點怕熱, 幼魚也比較害羞, 我個人認為或許不應該與比較強勢活潑的魚混養. 另外要留意的是, 日本的外來生物防治法明令禁止鱖魚的飼養與販售, 因此希望飼養此類魚的愛好者絕對不能把魚隨便丟到野外去造成台灣環境的問題. 有些人可能認為鱖魚在台灣可能無法渡夏, 但是不要忘了海南島也產中國少鱗鱖(Coreoperca whiteheadi)(白頭克萊斯勒), 如果在海南島都可以活得下來, 在台灣也沒有什麼不可以了.
  • Sarcocheilichthys這個屬並不存在於台灣, 過去某些文獻上提到台灣也產黑鰭鰁(那個字音"泉"不是"線"), 但是後來發現那應該是高身小鰾鮈的誤定. 反正, 台灣沒有就對了. 這玩意兒不是第一次輸入台灣, AquaZoo以往就曾經介紹過. 我感興趣的是Sarcocheilichthys nigripinnis這個種, 分類上似乎有一些疑點. 根據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在2008年發表的研究指出, S. nigripinnis似乎有些遺傳上的分化, 而且陜西雒南產的黑鰭鰁居然與與黑龍江產的克氏黑鰭鰁(Sarcocheilichthys czerskii)有著更近的關係. Bănărescu & Nalbant(1973)認為黑鰭鰁可被區劃為六個亞種, 到了1977年,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所出版的中國鯉科魚類誌, 共計有8個鰁屬的種級分類群被認為分布於中國, 分別為: 東北鰁(S. lacustris), 華鰁(S. s. sinensis), 福建鰁(S. s. fukiensis), 小鰁(S. parvus), 江西鰁(S. kiangsiensis), 黑鰭鰁(S. nigripinnis), 克氏黑鰭鰁(S. czerskii), 與川西鰁(S. davidi). 2008年這個研究指出所謂的黑鰭鰁在遺傳上有所謂的南方群與北方群, 而南方群內, 四川瀘山與樂山的族群也與中長江中下游的族群有些分化. 所以, 輸入到台灣的會是真正的黑鰭鰁嗎? 根據Günther(1873)的文章記載, nigripinnis的模式產地是上海, 那麼或許我們這次看到的魚比較可能就是2008那篇文章所說的南方群. 不過四川樂山產的黑鰭鰁據說也可能在水族市場上流通, 彼此之間倒底有沒有形態差異可茲鑑別? 兩個族群是否都曾輸入到台灣? 是未來需要再瞭解的. 根據我們自己的飼養經驗, Sarcocheilichthys這屬的魚對水溫的適應範圍很廣, 與很多觀賞魚的混養性也很好, 但是不宜與太活潑太會搶飼料的其它鯉科魚類混養以免總是啥都吃不到.
  • 細身擬鱨這條魚算是非常晚近(2005年)才被描述的物種. 其實這玩意兒就跟台灣的三角姑或是市售的鯊魚鴨嘴(長吻鮠)(Tachysurus longirostris, = Leiocassis longirostris)是同一屬的東東. 近期有關這屬魚的話題莫過於其屬名使用的爭議. 事情是這樣的. La Cepède於1803年建立了Tachysurus這個屬, 也指定了模式種為T. sinensis, 但是當時的時空年代一個分類學者描述新物種的時候並不需要提供證據標本或標本存放點(動物命名規約根本還不存在啊), 因此sinensis的原始描述其實就只有一張手繪圖, 而沒有實體標本的證據. 奇妙的是sinensis就不知怎麼的被後來的人當成海鯰而不是淡水的鱨, Tachysurus這個屬名就被套用在一堆海鯰上一直到20世紀的中葉. 但是後來的學者開始查覺到真正的sinensis應該是淡水的鱨, 而不是海鯰, 而且居然與比較晚近發表的擬鱨屬(Pseudobagrus)看似同物異名, 有人呢, 認為Tachysurus這個屬名既然被誤用已久, 然後sinensis的身份又只根據一張手繪圖難以確認其分類地位, López等人就在2008年的時候向國際動物命名規約委員會提交一個申請案, 以命名規約上的強制力壓制比較早發表的Tachysurus這個學名, 保留比較被廣為使用的Pseudobagrus. 但是此舉受到東南亞魚類學者如Ng與Kottelat的反對. 他們在2010年時在BZN發表對這個申請案的看法. 首先他們認為López等人完全忽略了Ng & Kottelat在2007對T. sinensis地位的討論以及已經指定新模式標本(Neotype)的事實, 其次他們也提到一個問題, 也就是很多非系統分類文獻, 尤其是農漁業文獻通常完全忽視分類與演化科學的進展, 使用舊或錯的學名, 但是這些既舊且錯的使用方式若被分類學者拿來支持學名使用的合法與有效性是很荒謬的事情. 因此Ng & Kottelat建議ICZN不要接受López等人的提議, 讓議題單純化, 依據一般的規則把Tachysurus當成擬鱨的有效屬名即可. 鯰魚星球顯然也遵循這個觀點. 此外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的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團隊在2010年所發表的研究結果顯示sinensis與黃顙魚fulvidraco(也就是本次阿勇水族輸入的"黃斑馬貓")應該是兩個不一樣的有效種. 說半天, 擬鱨屬的魚根本就很兇吧? 我懷疑會適合養在水族箱裏, 應該是說, 能夠與牠們混養的魚很少吧? 看起來小小很可愛, 但是其實愛亂咬鰭, 這個在很多釣魚網頁都有人說過了. 所以想要養的人還是建議單隻單缸飼養, 以免慢慢漸漸地出事.....
  • 台灣市面上的爬鰍科倒底有幾種啊? 尤其是腹吸鰍那群的......[待完成]
魚隻來源: 廣州石頭水族, 台北阿勇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