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8日 星期四

放任其自然演替或應人為介入?談福山植物園水生植物池的管理難題

林業試驗所的福山研究中心所管理的水生植物池,自從開園以來一直是遊客參觀的重點,也是許多環境教育的重要場合,然而福山植物園水生植物池的管理與經營一直存在著諸多問題,是外界很難想像的。總歸來說這些問題可分為幾個部分:先天的缺陷、沒有明確的願景、缺乏管理措施的共識,還有缺少對社會大眾的教育。而福山植物園所面臨的問題,是台灣各地的人工溼地甚至是"生態池"經營所遇到的近似狀況。

福山植物園水生植物池的先天缺陷是甚麼?

任何學過生態學,甚至是普通生物學的生態學部分的人應該都學過湖泊的演替與森林演替的知識。如果一個天然湖泊是貧營養湖或中營養湖,在地質與水文環境相對穩定的情況下,那麼我們應該就可以預期在未來的十年中,湖泊中的物種多樣性與景觀的變化可能就不會太大,我們也能預期水質也不會有劇烈的變化。但是大家要知道,福山植物園的水池在植物園設立之初,只是一個小泥塘,早就進入演替的末期,也就是優養化之後,再長出大量的草本植物。在營養鹽的累積已經到這種程度時,開挖成大面積的水池,就好比把2尺的魚缸忽然變成200尺,營養鹽被稀釋以後,就很容易營造出水生植物池初期看起來極為漂亮的榮景。也就是說,這個水池的現有面積與型狀並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湖泊演替已經進入末期,都快要進入森林演替時,又被挖開。因此這是一個半天然環境,已經不是完全天然的環境。

第二個缺陷是水生植物池的結構。入水口的水量無論在夏季或冬季都不算多,雖然在另一側有出水口,但是因為接近出水口側的水深變的很深,也蓄積了大量的淤泥,在加上光照亮降低,所以物種的多樣性到後半部顯然變少,但是出水口處顯然就成為一個類似天然溪流的攔砂壩,這樣的結構反而影響了河川天然的搬運作用,使的淤泥一再淤積,讓水池中的營養鹽快速累積,卻很難隨著水而排入哈盆溪。此外,入水口很小,水冰冰涼涼的,然後馬上就變得非常開闊,在缺乏週邊樹木遮蔭下變成一個被曝晒在夏季烈日(或冬季季風)下的大池塘,因此中間有一大段是流動性很差的水域,這也增加了優養化的風險。

第三個缺陷是這個水生植物池中有部分植物不是原生種,而入侵物種目前佔滿整個池塘。這個池塘中真正的原生物種其實只有水毛花、東亞黑三稜、卵葉水丁香(現在沒有了)、部分的蓼科植物、浮萍、滿江紅,或許還有水王孫。而萍蓬草、睡蓮、桃園石龍尾、水蘊草、苦草,通通都是被人為引入。更別說是水池周邊的部分景觀樹木,例如水杉,都是人工栽培的。當這個水池並非只有原生植物時,它的獨特性、完整性與保育教育的完美地位都會受到影響。

再說缺乏明確願景的部分

如果福山植物園有這麼一個地方,請問它的功能是甚麼?如果不談功能與願景,就不會有相應合理的管理措施。請問林業試驗所是否會拿這個地方當成重要的科學研究樣區嗎?(我指的是棲地品質,而不是各別動物的觀察)。請注意,林試所是一個科學機構,福山植物園是一個研究中心,而不是森林遊樂區, 不是公園,也不是社區庭院。因此它不應該像台北植物園的荷花池一樣,被當成都市景觀來經營。也就是說,我們不能沒事期待福山植物園裏面的台灣萍蓬草一定要開滿開好,來滿足攝影者的願望。

如果這是一個天然池沼,林試所又把它當成一個重要的棲地維護不受干擾,甚至在此進行科學研究,那麼就應該不要有任何的人為操作,就算藻類長的再多,都讓其自然演替就好。

但這已經不是一個天然池沼,還有大量入侵物種,林試所又沒有在此進行任何科學研究計畫時,是不是就把它當成一個兼具"替代宜蘭地區山區池沼生態功能"的環境教育場所就好?也就是說,人為管理需要介入,其目的是維持這個地方的物種與棲地多樣性。

為什麼會沒有管理共識?

這個水生植物池事實上有幾大問題:第一是底泥淤積嚴重所以已經開始優養化,要不是福山的氣溫偏低,要不然早就已經變得像平地公園水池一般破敗;第二是入侵植物覆蓋率超高,而這個覆蓋度也是拜水質優養化所賜;第三是棲地環境不利於部分動物生存,例如池中有斑龜,但是池岸的植被與土質似乎不適合龜類繁殖。

歷任的福山研究中心主任都做過一些措施,也聽取過一些專家的建議,包含人工撈取過多的水草、把水放乾曝曬重新注入溪水、還有放養草魚吃掉過多的水草。有人認為水質的變化乃是自然現象,只要一個颱風或豪雨一來,水位升高了,浮萍被沖走了,狀況就會獲得改善,所以根本不需要做任何事情。但也有人認為水面上應該要乾乾淨淨的,水中植物應該要清清爽爽的,最好隨時有花讓民眾可以拍照打卡,要不然民眾會抱怨。甚至還有委員認為水生植物池的經營應該要有SOP(為何那麼熱愛SOP?)

但是在諸多的意見中,我就是沒有看見大家討論一個重要的議題:一個被人為介入的演替末期沼澤,在重新變成水池,卻有諸多缺陷,沒有實際長期科學用途,但有環境教育價值,而且還是會不敵演替過程,漸漸變成沼澤的時候,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在過去與現存的討論中,顯然缺少了這個部分,所以每次討論福山植物園水池的處置方案時,就只在"放魚或不放魚",還有"要不要因為民眾抱怨而撈浮萍"這種瑣碎的鳥事上來來去去。

大眾缺乏被教育的機會

如果你是一個對台灣的天然環境一無所知的人,你認為一個位於幾百公尺高的山區的水池,應該長甚麼樣子?水質清澈?要有仙鶴和涼亭?最好還有小船?還是裡面要有很多錦鯉?還是要種滿一堆睡蓮或荷花?如果旁邊有賣冰棒或手工皂最好了對不對?我相信多數人不知道應該如何期待這種地方的環境景觀與品質,因為就是不知道。

宜蘭的山區有相當多山間小凹地所形成的小水池與濕地,但是面積都不大。面積最大的山區池沼大概是位於南澳的神祕湖。然後還有宜蘭與新竹交界處的鴛鴦湖。然而兩個湖沼的天然環境大不同,所以所孕育的生物種類與景觀也非常不一樣。

福山植物園這個水池就算被挖開,應該比較像甚麼樣子?其實應該會比較接近冷埤、爛埤、或是早期的雙連埤。但是福山水生植物池又缺乏雙連埤大多數的水生植物,例如菱角、石龍尾、狸藻、與其他濕生蕨類。然後也沒有其他小水池所擁有的圓葉澤瀉和蓴菜。要不是有水王孫和早就不見的卵葉水丁香,我還真不知道應該期待水中有甚麼沉水植物。

但是當民眾看到一整排的水杉時,那個溫帶地區的風情畫面就出現了。如果是一個溫帶地區的湖泊,那一般民眾可能就會認為水池的水面不應該有那麼多浮水植物,最好看起來像一幅莫內的畫。可是這樣的景觀不會出現在台灣的淺山。

所以我想這是一個林試所教育民眾的好機會:我們應該如何以科學知識,而不是個人喜好或文化偏見評估一個池塘的品質與景觀?如果水面上有甚麼東西,就應該要馬上抱怨找主管機關清除?或是認知那就是一個自然現象?如果林試所在水裡面放草魚或鰱魚,是一種在嚴謹考量下的管理措施?或是沒事干擾自然演替?如果在水邊聞到一股因為優養化而產生的臭味,也要主管單位馬上讓它消失?或能明瞭那也是溫度升高時的自然現象?

如果主管單位自己能有清楚的願景,又能夠在清楚的理念下進行管理,那麼就可以科學、教育與實務管理的角度,對民眾進行很好的教育。也就是說,林試所在這方面應該要加油了,不管是在治理、科學研究與教育方面,尤其是所內資源與人員的協調與整合。

最後,這個水池個現況是甚麼?入侵性的水蘊草已經爆量到一個誇張的程度,以前根本就沒有。所以我認為處理外來入侵種反而成為當務之急。如果這些水蘊草不處理,直接讓它進入哈盆溪,那反而是一個災難。至於水蘊草怎麼處理?除了人工撈除之外,放養草魚和鰱魚也是可行的。喔記得,撈上來的水草應該要移走,曬乾,如果只是丟在岸邊,那一點用也沒有,因為大雨一來,一沖又回去了。有意義嗎?

2016年1月6日 星期三

搞了半天我們都錯了,真正的紅鱗鼠超少的!!!

採自Rio Iquiri的紅鱗鼠模式標本,圖片來自ACSI
這才是正牌的紅鱗鼠 (悠遊魚坊提供)
體色比較白的正牌紅鱗鼠 (悠遊魚坊提供)
最常輸入的"紅鱗鼠",被日本人稱為I型,但不是正牌ourastigma,而是CW118 (悠遊魚坊提供)
所謂的紅鱗鼠(Corydoras ourastigma)有好幾個型是眾所皆知的事,日本人(例如aquafin)把紅鱗鼠分成四型,看起來超複雜的。但是大家知道問題點在那嗎?
  • 正牌的紅鱗鼠是誰?日本人把紅鱗鼠分為I型II型III型、還有IV型。感覺I型好像是正牌的對不對?而且市面上比較常見是I型。但是如果大家看看模式標本就會發現,咦?怎麼那個模式標本看起來像II型啊?差別在那?I型的尾斑幾乎只出現在側線以上,而II型的尾斑較短,但分布在側線的上下方,還有,II型的嘴巴長很多呢。根據模式標本的比對,我認為市面上常見的紅鱗鼠是日本人說的I型,但不是正牌的紅鱗鼠。II型才是正牌的。
  • 紅鱗鼠究竟和誰共棲而且有擬態關係?看到這群有尾柄斑的鼠魚,大家一定會想到紫羅藍鼠(Corydoras similis),新紫羅藍鼠(Corydoras sp. new similis),長吻新紫羅蘭鼠(Corydoras sp. C066),國王豹鼠(Corydoras caudimaculatus)還有瓜波鼠(Corydoras guapore)。事實上這些鼠魚並不共棲。國王豹鼠和瓜波鼠才是共擬態物種,分布在Rio Guapore。而正牌紅鱗鼠其實是和新紫羅蘭鼠還有長吻新紫羅藍鼠在Rio Purus這附近的支流中共棲。至於I型紅鱗鼠和誰共棲?應該是和紫羅蘭鼠。不過紫羅蘭鼠本身可能也是一個複合群,aquafin整理出好幾型,外加產在Rio Acre與Rio Jurua的種類,未來說不定有可能在其它流域發現更多共棲種。
最後,如果"I型"不是正牌的,那中名還叫紅鱗鼠嗎?我的建議是加上產地。正牌紅鱗鼠(也就是II型)產在普魯斯,可以叫"普魯斯紅鱗鼠"嗎?那麼較常見的紅鱗鼠,產在Rio Javari,能不能叫牠"雅瓦里紅鱗鼠"(CW118)呢?

2016年1月2日 星期六

鑑定鼠魚不能只相信網頁而要追溯資訊來源並謹慎判斷

我想養過鼠魚(Corydoradinae)的人對於德國人Hans-Georg Evers與Ian Fuller所創立的C-numbers與CW-numbers應該不陌生。但是有了這些體系之後鼠魚的鑑定是否就穩定了?簡單了?我認為不一定。為什麼會在觀賞魚市場流通的物種還有那麼多沒有被編號的?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混亂的鑑定?

我先談談C-numbers與CW-numbers本身的問題。鼠魚的多樣性極高,應該是整個鯰目魚類中物種多樣性最多的類群之一。因為商業流通永遠比科學研究快,再加上過去有很多被科學家描述的鼠魚標本本存狀況不佳,造成分類鑑定上的困難,因此為了要方便稱呼與區隔早就在市面上流通的物種,所以德國人才會想出C-number還有L-number來稱呼這些具有高物種多樣性的鯰魚。

Hans-Georg Evers一開始在DATZ這個水族雜誌上不定期發表他認可的未描述新魚,並給予編號。他從1993年12月起開始發表C-number直到2009年6月,在這期間他總共發表了159個編號的魚種。因為DATZ不再繼續這個工作,所以Ian Fuller就開始接棒發表CW-number系列。到2015年底,已經有110個編號被發表。但是高達269個編號與已經被科學描述的幾百個物種還是無法囊括所有種類,因此來自採集者、出口商、進口商,與零售業者各式各樣的名稱就出籠了。

C-number與CW-number有一些潛在的問題,例如:(1) 缺乏明確的判斷基準。什麼情況下斑紋、吻型、頭型、體高、產地所代表的是同種還是不同種?(2) 多態型種(例如黑影鼠)與數個班紋接近的獨立物種(例如印第安鼠)之間應該怎麼區隔?(3) 得到編號的究竟是已知物種的特殊個體?還是天然雜交個體?在這兩個體系中都沒有交待。

此外,因為ScotCat、PlanetCatfish、CorydorasWorld,還有日本的コリドラス大好き!四個主要鼠魚網頁,還有AquaLog,Ian Fuller所著書資料差異很大,也造成很多判斷上的困擾。我對於使用這些資料的是有疑慮的,但是我有一套自己的判斷準則:
  • 只有Ian Fuller所經營的CorydorasWorld上所有的C與CW-number照片是正確的,但是你需要花錢去買權限 (支持一下,費用很少的);
  • L-welse上面有每一個編號的發表年代與產地註記,所以它所提供的地理資訊是可信的,但是圖片不一定是對的,因為管理者對鼠魚鑑定也不見得真的很在行,所以會有張官李戴的狀況發生;
  • ScotCat只有部份種類的繁殖報告可以看,物種鑑定有些也是需要保留;
  • PlanetCatfish的圖片不夠齊全,而且物種資訊部份都是copy來copy去的,沒有參考價值,而且因為是自由投稿,所以很多圖片也大有問題,例如超級印第安鼠的照片就很亂;
  • Seriouslyfsih的物種與圖片數量不多,但可能還不打算涉入鼠魚的花花世界,因此沒有太多參考價值;
  • コリドラス大好き!上面的圖片非常繁雜,一個物種的頁面下常混有好幾個種的照片,但是這個網頁的好處在於你可以查到應該如何採用妥當的日文辭彙當關鍵詞;
  • 流域可以拿來當成鑑定的依據嗎?這其實要看一種魚的分布範圍究竟有多寬多窄。根據近期有關亞馬遜盆地超過540個支流819種魚類群聚的研究顯示,有相當多的南美淡水魚只分布在極小的範圍內,而鼠魚也屬於分布狹窄的淡水魚類,所以如果我們知道一種鼠魚的產地A與B,是有可能根據水文關係來判斷牠們是否有可能同種或不同種。
此外最重要的是,要把該種鼠魚被發表時的原始文獻和模式標本繪圖或照片找出來,那才是最正確的鑑定方式,光看幾張照片在那邊發表感想,容易過度解讀。然後也不要急著在魚還沒有完全發色的時候鑑定魚,那好容易搞錯啊~